[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立式吸尘器的地刷释放结构及吸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6052.5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焦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A47L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立式 吸尘器 释放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立式吸尘器的地刷释放结构,其包括按钮部件、传力杆和地刷锁钩,按钮部件安装于吸尘器本体的顶部,传力杆沿着吸尘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穿设于吸尘器本体内,传力杆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按钮部件,传力杆上相对于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与地刷锁钩的第一端面扣接,地刷锁钩可移动地安装于吸尘器本体内,地刷锁钩上相对于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吸尘器本体的内壁,地刷锁钩与插入吸尘器本体内的地刷接头扣接,地刷接头固定连接地刷。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本发明将地刷释放按钮安装于吸尘器本体的顶部,便于使用者的操作,并且地刷释放按钮不占用地刷空间,有利于地刷小型化和吸尘效率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立式吸尘器的地刷释放结构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先进人类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所广泛使用的清洁设备,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然后通过外部的吸尘管来吸取尘屑。
目前的立式吸尘器中,其地刷和吸尘器本体之间分离时,需要通过按下地刷释放按钮来实现分离,而现在的地刷释放按钮通常都是做在地刷一头,用脚踩一下按钮来达到地刷释放的效果。目前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用户脚踩时有时候无法正确踩到按钮位置,有时候需要弯腰用手去按压释放按钮,使用上比较不便,并且按钮结构安装在地刷处,会造成对地刷内部空间的占用,不利于地刷小型化的制造需要,并且按钮结构位于地刷内部会造成对地刷吸尘腔的空间挤压,也不利于吸尘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立式吸尘器的地刷释放结构及吸尘器,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刷释放按钮结构使用不便、占用地刷空间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立式吸尘器的地刷释放结构,其包括按钮部件、传力杆和地刷锁钩,按钮部件安装于吸尘器本体的顶部,传力杆沿着吸尘器本体的长度方向穿设于吸尘器本体内,传力杆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按钮部件,传力杆上相对于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与地刷锁钩的第一端面扣接,地刷锁钩可移动地安装于吸尘器本体内,地刷锁钩上相对于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吸尘器本体的内壁,地刷锁钩与插入吸尘器本体内的地刷接头扣接,地刷接头固定连接地刷。
进一步地,上述传力杆的第二端部上具有第一锁钩,地刷锁钩的第一端面上具有与第一锁钩配合的第二锁钩,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沿着水平方向扣合。
进一步地,上述地刷锁钩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定位槽,第一锁钩安装入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地刷锁钩的第一端面的底部还连接有第三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构成第一锥形面。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的交界处与地刷接头的表面上的台阶面进行扣接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的交界处形成弧形面。
进一步地,上述台阶面的上方连接有第二锥形面,第二锥形面对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的交界处形成导向。
进一步地,上述地刷锁钩的第二端面为垂直面。
进一步地,上述按钮部件通过第二弹簧连接传力杆的第一端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和地刷,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立式吸尘器的地刷释放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60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