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内管束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6225.3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2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涛;陈纪赛;陈英文;张胜田;周永贤;王小峰;张雪英;张小荣;邓梅;章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韩正玉;徐冬涛 |
地址: | 2118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管束 回转 有机 污染 土壤 热脱附 装置 | ||
1.一种带有内管束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原土进料装置(101)、回转外热式反应器(102)、净土出料装置(103);
所述的原土进料装置(101)包含依次相连的原土进料口(1)、上料气锁(2)和进料螺旋输送机(3);所述的净土出料装置(103)包含有下料气锁(16)和净土出料口(17);所述回转外热式反应器(102)包含有回转筒体(25)、壳体(11)、前端板(28)和后端板(29),且所述的回转筒体(25)、壳体(11)、前端板(28)和后端板(29)封闭形成传热空腔(31);
所述的传热空腔(31)被前隔板(32)和后隔板(33)分成外空腔(34)和内空腔(35),所述的前隔板(32)和后隔板(33)分别位于壳体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的外空腔(34)为前隔板(32)、后隔板(33)、壳体(11)以及回转筒体(25)外壁围成的空间;所述的内空腔(35)为前隔板(32)、后隔板(33)、前端板(28)和后端板(29)以及位于回转筒体(25)内部的内管束(24)形成的空间;
外空腔(34)的筒外烟气进口(14)位于前端板(28)和后隔板(33)之间,外空腔(34)的筒外烟气出口(13)位于前隔板(32)和后端板(29)之间;内空腔(35)的筒内烟气进口(15)位于后隔板(33)和后端板(29)之间,内空腔(35)的筒内烟气出口(12)位于前端板(28)和前隔板(32)之间;
所述的内管束(24)的两端分别穿过回转筒体(25)后与内空腔(35)连通但与被处理土壤隔绝;
所述的内管束(24)所占回转筒体(25)内的有效空间为12~20%;所述回转筒体(25)的外筒壁为表面设有凸起的非规则圆筒,所述凸起为多边形面或圆弧面或椭圆弧曲面或s形面;所述回转筒体(25)的截面上至少设有16个凸起,且凸起的底边宽度≥60㎜;所述回转筒体(25)的内包络和外包络均为圆;
所述凸起是以回转筒体(25)中心轴为中心的螺旋状;且凸起螺旋状的螺距不大于回转筒体(25)长度;
所述非规则圆筒为螺旋状的回转筒体,该螺旋状回转筒体是将回转筒体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旋转,筒体凸起形成螺旋状,且可在筒体的内表面形成螺旋状凹状通道;
所述内管束(24)包含有至少一组直管(36)和弯头(37)相连组成的管组,直管(36)穿过管板(38)后与管板(38)固定,弯头(37)穿过回转筒体(25)后与回转筒体(25)固定且与内空腔(35)连通;
所述的内管束(24)沿回转筒体(25)的内壁的圆周均布,直管(36)壁面离回转筒体(25)内壁面的距离为0.5~1.5d,其中所述的d为直管(36)内直径;
或所述的内管束(24)沿回转筒体(25)的中心轴均布,最外圈直管(36)壁面离回转筒体(25)内壁面的距离为0.5~0.85D,所述的D为回转筒体(25)内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管束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筒体(25)的前端与驱动轴(30)相连接支撑在前托轮组件(6)上,回转筒体(25)穿过后端板(29)并支撑在后托轮组件(7)上,驱动轴(30)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内管束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轴(30)通过前筒体密封(20)与前端板(28)进行密封,回转筒体(25)通过后筒体密封(21)与后端板(29)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管束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36)为螺旋槽纹管、缩纹管或内翅片管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管束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空腔(31)体积为回转筒体(25)内腔体积的6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管束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筒体(25)的中心线相对于壳体(11)中心线往出料端倾斜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62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脱附处理汞污染土壤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染土壤修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