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6581.5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4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泰康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2;F28F25/06;F28F2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冷却 水处理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包括循环水路以及设于循环水路上的冷却塔,循环水路上形成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集水盘结构、第一淋水换热装置及前换热装置,其中,冷却塔本体其内形成容腔,在冷却塔本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风机,集水盘结构设于容腔的底部,包括第一集水盘以及第二集水盘,第一淋水换热装置包括淋水管,淋水管的入水口连接第一集水盘,前换热装置包括设于进风口处的表冷器,表冷器的进水端连接至进水口处。循环水路上的进水口的回水经过前换热装置初步换热,第一淋水换热装置进行第二步换热,通过二级循环,使得高温回水充分降温,提高循环冷却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目前,冷却塔常作为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中的一种冷却设备被广泛应用,传统的冷却塔传热不够,导致冷却水冷却不够,即输入的高温冷却水未来得及充分降温即已排出,回流的冷却水的温度过高,难以发挥循环冷却介质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旨在使高温冷却水充分降温,提高循环冷却的冷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备,包括循环水路以及设于所述循环水路上的冷却塔,所述循环水路上形成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冷却塔包括:
冷却塔本体,其内形成一上下向延伸设置的容腔,在所述冷却塔本体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进风口,上端形成连通所述容腔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机,用以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腔,换热后经所述出风口排出;
集水盘结构,设于所述容腔的底部,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集水盘以及第二集水盘;
第一淋水换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容腔上端内的淋水管,所述淋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集水盘;以及,
前换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进风口处的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的进水端连接至所述进水口处;
其中,所述第一集水盘收集自所述表冷器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所述第二集水盘收集自所述淋水管落下的水,且所述第二集水盘连通所述出水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集水盘以及第一集水盘呈内外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淋水管呈螺旋状设置,所述淋水管的外壁设有多个滴水孔,用以向所述容腔内淋水。
可选地,所述淋水管包括位于内部的内螺旋管段以及位于外部的外螺旋管段;
相邻所述内螺旋管段之间的距离为L1,相邻所述外螺旋管段之间的距离为L2,且L1<L2。
可选地,处于所述内螺旋管段上的滴水孔的直径为D1,处于所述外螺旋管段上的滴水孔的直径为D2,且D1>D2。
可选地,所述第一淋水换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淋水管下方的点滴填料层以及设于所述点滴填料层下方的薄膜填料层。
可选地,所述前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淋水填料装置,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淋水填料装置设于所述表冷器的后方。
可选地,所述第二淋水填料装置包括:
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的入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以及,
淋水填料,设于所述布水装置下方。
可选地,所述冷却塔设置多个。
可选地,多个所述冷却塔之间相互串联、并联或者串并联的方式设于所述循环水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泰康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泰康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6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