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刮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7195.8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民;赵卫东;邱斌;迟军;刘金龙;石希天;丁峰;卢俊安;姜忠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子青;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壁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刮壁器,属于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刮壁器包括空心轴及套接在空心轴上的至少一组刮壁组件;刮壁组件包括环形刮片、滑动轴承及环压片;环形刮片套接在空心轴上,且环形刮片与空心轴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与环压刮片之间设置有弹簧;环压片包括第一压环、第二压环及连接在第一压环及第二压环两端的多个压条,第一压环及第二压环用于限制环形刮片沿空心轴的轴向位移;压条用于限制环形刮片沿空心轴的径向位移;位于两个相邻压条之间的环形刮片设置有螺旋形凸齿,且螺旋形凸齿凸出压条的表面,相邻两个螺旋形凸齿形成导流槽。本发明提供的刮壁器,能够减少刮壁器遇卡现象的发生并提升刮壁效率和刮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刮壁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将井壁上的泥饼刮掉,再进行下套管固井或者测井,以保证固井质量以及测井数据的精确性。
目前,常采用刮壁器对井壁上的泥饼进行刮蹭,以使井壁上的泥饼从井壁上脱落至井筒内,并随着反冲洗井液带离至地面上。现有的刮壁器的刮片都是固定不转的,由于井壁不规则或者井壁泥饼质量差(形状不规则),在井内进行刮壁作业时,刮壁器很容易出现遇卡现象,需要反复上下提起刮壁器,才能继续进行刮壁作业。
利用现有的刮壁器进行刮壁作业时,刮壁器容易在井下遇卡导致刮壁效率低及刮壁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刮壁器,能够降低刮壁器井下遇卡现象的发生,以及提升刮壁效率和刮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刮壁器,其包括空心轴及套接在空心轴上的至少一组刮壁组件;所述刮壁组件包括环形刮片、滑动轴承及环压片;所述环形刮片套接在所述空心轴上,且所述环形刮片与所述空心轴之间设置有所述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与所述环压刮片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环压片包括第一压环、第二压环及多个压条;所述第一压环及所述第二压环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刮片的两端,用于限制所述环形刮片沿所述空心轴的轴向位移;多个所述压条沿所述空心轴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压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环连接,且所述压条用于限制所述环形刮片沿所述空心轴的径向位移;位于两个相邻压条之间的所述环形刮片设置有螺旋形凸齿,且所述螺旋形凸齿凸出所述压条的表面,相邻两个所述螺旋形凸齿形成导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刮壁组件还包括第一止推环和第二止推环;所述第一止推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环远离所述环形刮片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止推环与所述第一压环抵接;所述第二止推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环远离所述环形刮片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止推环与所述第二压环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形凸齿的棱边设置有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刮壁器包括第一刮壁组件和第二刮壁组件,所述第一刮壁组件包括第一环形刮片,所述第一环形刮片设置有右螺旋凸齿,且相邻两个所述右螺旋凸齿之间形成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刮壁组件包括第二环形刮片,所述第二环形刮片设置有左螺旋凸齿,且相邻两个所述左螺旋凸齿之间形成第二导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轴承包括内衬套、外衬套以及两个轴承盖;两个所述轴承盖安装在所述内衬套及外衬套的两端,且内衬套及外衬套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润滑油;所述内衬套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润滑油通过所述注油孔流向所述内衬套与所述空心轴之间,并且在所述空心轴的表面形成润滑油膜。
进一步的,所述外衬套靠近所述环形刮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环形刮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轴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内衬套的定位轴肩。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轴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空心轴通过螺纹连接在钻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7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