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行波束管理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8292.9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4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王飞;金婧;郑毅;王启星;刘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行 波束 管理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行波束管理的方法及设备。本发明在下行波束管理过程中,引入天线面板/天线组信息的上报,使得基站知道终端是用哪个波束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如CSI‑RS),从而可以避免后续配置不能同时发送的多个SRS所导致的影响终端上行传输性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行波束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非码本(Non-Codebook)传输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的波束确定的一种流程示例如图1所示,包括:
1)基站预先为终端配置1个探测参考信号集合(SRS set,Sounding ReferenceSignal set),该集合中可以包括多个探测参考信号资源(SRS resource)。例如,SRS set包括最多4个SRS resource,每个resource是单端口(port);
2)终端向基站发送SRS。
3)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具体可以是DCI format 0_1,向终端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SRI,SRS resource indicator)信息,表示基站选择的波束所对应的SRS resource;终端收到SRI,就可以确定PUSCH的发送波束、确定PUSCH的预编码(precoder)、确定PUSCH的秩(Rank)。例如终端(UE)发送多个SRS,如SRS0、SRS1、SRS2和SRS3,基站选择了其中的SRS0和SRS1,则表示PUSCH在SRS0和SRS1的波束方向上发送,PUSCH的precoder采用SRS0和SRS1的precoder,PUSCH的Rank=2。其中,4个SRSresource可以根据第三参数SRS-SpatialRelationInfo或associatedCSI-RS确定自己的发送波束,通常不会为终端同时配置SRS-SpatialRelationInfo和associatedCSI-RS:
a)associatedCSI-RS方式:
a.1)周期性/半持续SRS:可以通过第三参数associatedCSI-RS确定关联的CSI-RSID,终端使用接收该CSI-RS波束,发送SRS;
a.2)非周期SRS:可以通过DCI中SRS request field域确定关联的CSI-RS ID,终端使用接收该CSI-RS波束,发送SRS;
b)SRS-SpatialRelationInfo方式:
b.1)当配置为SSB-Index时,终端可以使用接收SSB的波束,发送SRS;
b.2)当配置为CSI-RS-Index时,终端使用接收CSI-RS的波束,发送SRS;
b.3)当配置为SRS-Index时,终端可以参考具有相同周期性的SRS波束,发送SRS。
基于非码本传输PUSCH时存在以下问题:
假设终端能力是可以发送4流,而且是每个天线面板(panel)最多同时只能发2流,这样,2个panel同时发送时可以构成4流传输,如图2所示。假设基站为终端配置了1个SRSset,包括4个SRS resource,每个resource是单端口(port)。对于一个2个Panel的终端,假设该终端在Panel 0上发了SRS0、SRS1、SRS 2和SRS3(非同时发送),如图3所示。后续基站可能通过DCI format 0_1指示PUSCH传输的SRI为{0,1,2,3},以指示PUSCH的发送波束为SRS0、SRS1、SRS2、SRS3的波束,且Rank=4。但是,由于SRS0、SRS1、SRS2、SRS3都来自于panel0,终端能力仅能支持在1个panel上最多同时发2流,因此不能实现1个panel的4流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8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