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避让行人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8849.9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文;林小娟;龙志军;朱秀娟;韦鉴峰;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7/22 | 分类号: | B60T7/22;B60Q9/0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控制模块 图像处理模块 智能检测模块 摄像头模块 电连接 汽车刹车系统 车速传感器 语音模块 主控制器 避让 检测 汽车 汽车前进方向 行车安全性 误警率 智能化 车头 车速 交通事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避让行人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智能检测模块、摄像头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主控制器、车载控制模块ECU、车速传感器、语音模块和汽车刹车系统,所述摄像头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智能检测模块、图像处理模块、语音模块和车载控制模块ECU电连接,所述车速传感器、汽车刹车系统分别与车载控制模块ECU电连接;本发明通过摄像头模块以及智能检测模块相结合对汽车前进方向进行检测,得到行人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值,智能化控制汽车的车速,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减少检测的误警率,使检测更加准确可靠,有利于避免人为的交通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避让行人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普通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消费品,车辆的保有量不断的增加,一方面对交通与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另一方面,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据调查,九成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于人为的失误或过失造成,目前大部分汽车仅设有一个摄像模块对路况进行检测,但夜间无法准确检测。日常生活中,在没有交通灯或光线较暗的路口,会出现行人突然冲出或驾驶员没有注意到路过的行人的情况,汽车可能会因为驾驶速度较快或与行人距离较近,而来不及避让造成交通意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集汽车前进方向的图像和检测行人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值,根据得到的距离值智能控制汽车车速的避让行人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避让行人的方法,包括:
采集汽车前进方向的图像,得到第一照片,对所述第一照片进行人体识别,当识别到人体时,则进行以下步骤;
测量所述汽车前进方向的行人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得到距离值;
将所述距离值分别与预设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距离值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则发出预设的第一提示语音,将汽车速度调整至安全速度值;
当所述距离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发出预设的第二提示语音,将汽车速度降为0。
进一步,所述将汽车速度调整至安全速度值的方法包括:
获取汽车的当前速度值,当所述汽车的当前速度值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时,则对汽车进行刹车,直至汽车的速度值≤速度阈值;
当所述汽车的当前速度值≤速度阈值时,则不做任何操作。
进一步,所述第二阈值为S,其中S=B*α,α为安全系数,B为汽车制动距离。
一种汽车避让行人的系统,包括:智能检测模块、摄像头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主控制器、车载控制模块ECU、车速传感器、语音模块和汽车刹车系统,所述摄像头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智能检测模块、图像处理模块、语音模块和车载控制模块ECU电连接,所述车速传感器、汽车刹车系统分别与车载控制模块ECU电连接;
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和摄像头模块均设置在车头,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和摄像头模块的感应面均朝向汽车前进方向;
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包括:热释电传感器模块和超声波测距模块,所述热释电传感器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热释电传感器模块包括:热释电传感器、三极管Q1、电阻R16、R17和R18;热释电传感器的电源端接电源VCC,热释电传感器的信号端与电阻R16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7、R18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和热释电传感器的接地端分别接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8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