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调试模式下时钟处理电路及其时钟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8925.6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9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宇;张召旭;乔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9/44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调试 模式 时钟 处理 电路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调试模式下时钟处理电路及其时钟处理方法。所述时钟处理电路包括第一选择器、第二选择器、锁存器和逻辑与门,第一选择器连接第二选择器,第二选择器连接锁存器,锁存器连接逻辑与门。在芯片调试模式下,芯片对系统时钟进行特殊处理,使系统时钟信号正常翻转,而且,在芯片进入休眠状态后,系统时钟不会因为系统休眠而停止,芯片与电脑之间能够正常发送和接收确认连接状态的信号,芯片仍然能正常工作不会退出调试模式,解决了芯片运行程序调试过程中被中断的难题,既优化了芯片运行程序开发的流程,又提高了芯片运行程序的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数字设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芯片调试模式下的时钟处理电路及其时钟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芯片运行程序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不断对芯片运行程序调试,这时芯片工作模式需要切换成调试模式,而且,芯片运行程序中可能会包含令芯片系统休眠的命令。当芯片进入休眠状态后,系统时钟停止会导致芯片退出调试模式,程序调试过程中断,这样就无法对休眠命令后面的程序进行调试。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芯片调试工作原理图。该芯片调试工作原理图中,Chip为芯片,其中包含时钟处理电路CLK Circuit;Ulink为芯片和电脑之间的连接工具,Ulink与芯片Chip之间使用JTAG接口连接,Ulink与电脑Computer之间使用USB接口连接;Computer为电脑,存放被调试的芯片运行程序;电脑Computer中存放着芯片Chip的运行程序,通过软件对芯片Chip进行调试,程序调试时,芯片Chip进入调试模式。调试期间电脑Computer不断发送信号给芯片Chip来确认二者是否处于连接状态,同时芯片Chip的CPU也回以应答信号来确认二者正处于连接状态。当芯片Chip运行程序中出现系统休眠命令后,芯片Chip进入休眠状态,芯片Chip因此而退出调试模式,导致芯片Chip运行程序调试过程中断,既影响了芯片Chip运行程序开发的流程,还影响了芯片Chip运行程序的开发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芯片调试模式下时钟处理电路及其时钟处理方法,在芯片调试模式下,芯片对系统时钟进行特殊处理,使系统时钟信号正常翻转,而且,在芯片进入休眠状态后,系统时钟不会因为系统休眠而停止,芯片与电脑之间能够正常发送和接收确认连接状态的信号,芯片仍然能正常工作不会退出调试模式,能够继续调试芯片运行程序。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芯片调试模式下时钟处理电路,所述时钟处理电路包括第一选择器、第二选择器、锁存器和逻辑与门,第一选择器连接第二选择器,第二选择器连接锁存器,锁存器连接逻辑与门;
所述时钟处理电路工作时,首先,外部开始给予所述时钟处理电路外部时钟信号,通过外部配置寄存器使系统休眠信号,系统深睡眠信号、系统调试信号均设置为0;然后,系统休眠信号输入第一选择器,以系统深睡眠信号等于0为判断正确的条件,满足上述判断条件,第一选择器输出使能休眠信号恒等于1;而后,系统休眠信号和使能休眠信号输入第二选择器,以系统调试信号等于0为判断正确的条件,满足上述判断条件,第二选择器输出休眠信号跟随使能休眠信号,休眠信号等于1;紧接着,外部时钟信号和休眠信号输入锁存器,经锁存器锁存处理后输出的使能信号等于1;最后,外部时钟信号和使能信号输入逻辑与门,逻辑与门处理后输出与外部时钟信号一样占空比和时钟周期的系统时钟信号,结束处理。
一种芯片调试模式下时钟处理电路的时钟处理方法,基于上述时钟处理电路,所述处理方法分为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外部开始给予所述时钟处理电路外部时钟信号、通过外部配置寄存器使系统休眠信号,系统深睡眠信号、系统调试信号均设置为0;
步骤2:系统休眠信号输入第一选择器,以系统深睡眠信号等于0为判断正确的条件,满足上述判断条件,第一选择器输出使能休眠信号恒等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8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