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及培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9127.5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顾忠泽;陈早早;朱建峰;葛健军;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血管 盖组件 培育系统 腔体 占位 模具 人造血管壁 治疗性药物 病理研究 分叉结构 培育装置 体外筛选 组件设置 上表面 管灌 内壁 适配 灌注 制备 匹配 造血 疾病 | ||
1.一种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包括:
第一基座;
第一盖组件,所述第一盖组件与所述第一基座相匹配;
人造血管壁生成腔,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一盖组件之间的腔体;
占位组件,所述占位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中,用于限定所述人造血管的内壁,所述占位组件与所述腔体的形状相适配;
灌注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盖组件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包括固定套件及与之配合的第二盖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组件包括盖平面、沿该盖平面外凸的第一柱体部,在所述第一柱体部的远离所述盖平面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凹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包括第二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和所述第二凹槽结构相互配合形成所述人造血管壁生成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盖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组件的上表面还包括出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占位组件至少包括一个分叉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占位组件为空心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占位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多个主支占位组件或者分支占位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侧壁上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占位组件。
11.一种人造血管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血管培育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人造血管生成模具、人造血管灌流培育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造血管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血管灌流培育装置包括:
第二基座;
第三盖组件,所述第三盖组件与所述第二基座相匹配;
人造血管外壁培育腔,形成在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第三盖组件之间的腔体;
灌流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的侧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人造血管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接口包括空心的占位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人造血管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包括固定套件及与之配合的第四盖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人造血管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血管生成模具和/或所述人造血管灌流培育装置为阵列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未经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91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