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cytorhizins B和C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9907.X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新;章卫民;谭海波;陈玉蝉;郭珩;李浩华;李赛妮;刘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D493/08 | 分类号: | C07D493/08;A61K31/357;A61P35/00;C12P17/18;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朱聪聪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cytorhizins 及其 制备 方法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化合物cytorhizin B和cytorhizin C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化合物cytorhizin B和cytorhizin C是从巴戟天内生真菌Cytospora rhizophorae A761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制备得到。经试验证实,本发明的化合物cytorhizins B和cytorhizin C具有抗肿瘤活性。因此,本发明为研究与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候选化合物,为开发利用植物内生微生物来源的天然活性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化合物cytorhizin B和cytorhizin C及其制备 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指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在健康植物组 织内,但不对植物组织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Tan RX and Zou WX,2001)。内生真菌 物种丰富多样,它们处于植物内部的特殊环境中,能够产生各种结构的次生代谢产物,其 化合物的结构类型远远超出其植物代谢产物的范围,容易从中发现新颖结构的化合物,并 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内生真菌已成为发现新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资源,在农业和医 药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施琦渊等,2007)。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为茜草科多年生攀援木质藤本植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 药之一,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 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国家药典委员会,2000)。现代研究表明,巴戟天含有蒽醌类、环烯醚萜苷萜、有机酸类、糖类、甾醇类(林美珍等,2010)。现代药理研究 表明,巴戟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消炎镇痛等广泛药理作用(徐吉银等,2006)。 因此,从巴戟天内生真菌发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作用的新化合物cytorhizin B和cytorhizin C 可为新药研发提供化学实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cytorhizin B和cytorhizin C。
本发明的化合物cytorhizin B和cytorhizin C,其结构式如式(I)中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化合物cytorhizin B和cytorhizin C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化 合物cytorhizin B和cytorhizin C是从巴戟天内生真菌Cytospora rhizophoraeA761的发酵培 养物中分离制备得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巴戟天内生真菌Cytospora rhizophorae A761的发酵培养物,分离菌丝体和发 酵液,发酵液经大孔树脂D101柱,先用水洗掉培养基残渣,再用体积分数95%乙醇水溶液 等度洗脱,收集95%乙醇水溶液洗脱的组分,减压浓缩得浸膏;
(2)将步骤(1)得到的浸膏经C18反相柱层析,用甲醇-水作为洗脱剂,从体积比60:40 至100:0梯度洗脱,收集甲醇-水体积比为60:40洗脱下来的馏分Fr.2;Fr.2经硅胶柱层析, 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20:1,10:1,5:1,2:1,1:1,0:1进行梯度洗脱,经TLC板合并 相同主点得到9个流分,分别为Fr.2-1-Fr.2-9,收集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5:1洗脱的且 经TLC以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5:1v/v,rf值为0.3-0.6的组分Fr.2-6;收集正己烷: 乙酸乙酯体积比5:1洗脱的且经TLC以展开剂正己烷:乙酸乙酯=5:1v/v,rf值为0.2-0.3 的组分Fr.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9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