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乳清废水的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0792.6 | 申请日: | 201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9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国;姜闪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乳清 脂肪氧合酶 废水 废水预处理 离子液体 质量分数 钾盐 蒸馏水 食品加工废水 调节溶液pH 粗酶液 可循环 酶活性 两相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乳清废水的利用方法,属于食品加工废水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对大豆乳清废水预处理;将[Bmim]Br离子液体与钾盐混合,然后加入大豆乳清废水预处理液,并加入蒸馏水,调节[Bmim]Br离子液体的质量分数为20%~50%,钾盐的质量分数为17%~35%;调节溶液pH值为5.4~6.4,静置30~180min后,于2~6℃下离心,液体分为上下两相,上相即为脂肪氧合酶粗酶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大豆乳清废水的利用方法,即利用大豆乳清废水获得工业价值高的脂肪氧合酶,而且脂肪氧合酶提取率高、纯度高、酶活性好。本发明方法便于操作,安全高效,原料可循环利用,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废水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豆乳清废水的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为丰富的重要农作物,以其为原料加工的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蛋白纯度高、具有深加工性能的精制大豆蛋白产品,可作为中间原料添加到食品生产中,用途广泛。
大豆分离蛋白可用碱溶酸沉法、超滤浓缩法、反胶束萃取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加工,其中,碱溶酸沉法是目前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较为成熟、广泛应用的工艺方法。但在利用碱溶酸沉工艺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大豆乳清废水,并且废水中含有丰富的蛋白、糖类等物质,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大豆分离蛋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中,每年的需求量在60万吨左右,但每生产1吨SPI要产生40吨左右的废水,废水的产生量很大。目前,对于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是直接将其进行多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和好氧法降低废水中的COD及BOD,以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处理成本很高,废水中所含的大量的活性物质也未得到合理利用。因此,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回收利用大豆乳清废水中的等高附加值产品可以回收利用有效资源,净化污水,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为了减少废水排放及环境污染,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大豆乳清废水中功能性物质的分离提取,例如Jiang等利用两段式泡沫分离技术从大豆乳清废水中回收大豆乳清蛋白;凌秀菊等利用膜技术提取大豆乳清废水中的低聚糖,并形成了大豆低聚糖产品。然而,关于大豆乳清废水中脂肪氧合酶分离提取的研究未见研究报道。
脂肪氧合酶(LOX),又称脂肪氧化酶,脂氧酶,属于氧化还原酶,是一类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质,能专一催化具有顺,顺4-烯结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分子内加氧,形成具有共轭双键的氢化氧化衍生物。脂肪氧合酶(LOX)可导致果蔬加工品产生不良风味,油脂和含油食品在储藏加工过程中色、香、味发生劣变等。但是,脂肪氧合酶(LOX)作为绿色食品添加剂,用于小麦粉中,可氧化面粉中的色素,使之褪色,使面制品增白。脂肪氧合酶(LOX)可以运用到植物抗病、抗虫和伤害反应中,脂肪氧合酶(LOX)与植物抗病的关系在小麦、烟草、水稻、棉花等作物上都有报道。脂肪氧合酶(LOX)在工业上可用于染料、涂料、洗涤剂等的工业化生产,还可作为药物合成的中间体。
虽然LOX在食品、化工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但是直接从大豆等原材料中提取,成本太高,还没有工成为业化生产的酶制剂;而通过基因工程菌高效表达重组LOX又存在着安全性等诸多问题,从而使其在大规模生产应用方面难以有较大的突破。可见,找到适合工业应用的获取脂肪氧合酶的方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研究者前期研究中发现,在SPI加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氧合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SPI生产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SPI加工废水,鉴于此,对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废水中脂肪氧合酶分离提取,将SPI加工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乳清废水的利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豆乳清废水的利用方法,包括步骤:
1)大豆乳清废水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0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