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平台平衡调节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1295.8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龙凯;杨健晟;陈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12 | 分类号: | F16M11/12;B25H1/14;G01C9/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平台 调节杆 支撑杆 蜗杆 平衡调节结构 驱动电机 铰接 方向移动 倾角调节 倾角调整 驱动蜗轮 蜗轮啮合 悬空设置 专用平台 上端 上套 受限 蜗轮 下端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平台平衡调节结构及方法,包括动态平台和设置在动态平台下方的基座,所述动态平台底部与支撑杆上端铰接,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地设置在基座上,在所述动态平台底部围绕支撑杆设置有至少两根以上的调节杆,每根调节杆的一端与动态平台底部铰接,另一端悬空设置,且在每根调节杆上套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蜗轮转动带动蜗杆在高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动态平台的倾角调节。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动态平台的倾角调整,以解决先进专用平台结构复杂,购置成本高,使用受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平台平衡调节结构,属于动态平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态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场合中,例如船载水平平台、大型光电设备基准平面自动调节系统,以及一些实验中。然而,对于一些需要模拟各种平台倾角的小型实验来说,如果采用较为先进的专用平台,则设备的购置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态平台平衡调节结构,以解决先进专用平台结构复杂,购置成本高,使用受限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平台平衡调节结构,包括动态平台和设置在动态平台下方的基座,所述动态平台底部与支撑杆上端铰接,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地设置在基座上,在所述动态平台底部围绕支撑杆设置有至少两根以上的调节杆,每根调节杆的一端与动态平台底部铰接,另一端悬空设置,且在每根调节杆上套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蜗轮转动带动蜗杆在高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动态平台的倾角调节。
所述驱动电机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
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动态平台的中部位置。
所述调节杆为4根,分别设置在动态平台底面靠近四个角的位置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动态平台下方设计调节杆、蜗轮、蜗杆及驱动电机,可以实现对动态平台的倾角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测量电路的结构图;
图3为迁移放大电路的结构图;
图中:1动态平台,2基座,3支撑杆,4倾角传感器,5调节杆,6蜗杆,7蜗轮,8蜗轮蜗杆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一种动态平台平衡调节结构,包括动态平台1和安装在动态平台1下方的基座2,动态平台1为一板型件,在动态平台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上端与动态平台1底部铰接,而支撑杆3的下端固定地设置在基座2上,以实现对动态平台1的局部支撑,同时其余部位又能相对作倾角调整。
在动态平台1底部围绕支撑杆3设置有至少两根以上的调节杆5,每根调节杆5的一端与动态平台1底部铰接,另一端悬空设置,且在每根调节杆5上套接有蜗杆6,蜗杆6与蜗轮7啮合,蜗轮7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蜗轮7转动带动蜗杆6在高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动态平台1的局部倾角调节。例如,支撑杆3设置在动态平台1的中部位置,调节杆5为4根,分别设置在动态平台1底面靠近四个角的位置处。例如,驱动电机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8,其具有自锁功能,可将调节杆5的位置进行相对固定。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计算机调节安装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医院咨询台的平板显示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