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1316.6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8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檩;季岩峰;曹绪龙;祝仰文;王其伟;窦立霞;徐辉;庞雪君;孙秀芝;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15/02;G01N1/34;G01N1/4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蠕动泵 粘弹性颗粒 注入系统 剪切 粒径 过滤 测试系统 多次剪切 多孔介质 粒径测量 滤过液 过滤系统 测试 方法分析 抗剪切性 人造岩心 实时监控 控制阀 配伍性 注入量 孔喉 滤过 地层 测量 取出 电脑 | ||
1.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包括蠕动泵循环注入系统,多孔介质剪切滤过系统和滤过液粒径测量系统,该蠕动泵循环注入系统连接于该多孔介质剪切滤过系统,通过该蠕动泵循环注入系统内的蠕动泵将粘弹性颗粒溶液注入至该多孔介质剪切过滤系统,该多孔介质剪切过滤系统连接于该滤过液粒径测量系统,通过人造岩心剪切过滤,由该蠕动泵循环注入系统的电脑实时监控粘弹性颗粒注入量,每循环一次打开该滤过液粒径测量系统内的第二控制阀,取出滤液,滤液粒径由该滤过液粒径测量系统进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蠕动泵循环注入系统包括该电脑、该蠕动泵和储液罐,该蠕动泵连接于该电脑,接收该电脑传输过来的压力信号和流量信号,该储液罐与该蠕动泵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该蠕动泵的入口连接该储液罐,出口通过管线连接该多孔介质剪切过滤系统,该电脑控制该蠕动泵的压力及注入流量,以将粘弹性颗粒溶液注入到该多孔介质剪切过滤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蠕动泵循环注入系统还包括压力表和第一控制阀,该第一控制阀和该第一压力表均位于该储液罐与该蠕动泵之间的管道上,该第一控制阀控制粘弹性颗粒溶液注入到该储液罐中,该第一压力表显示注入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蠕动泵循环注入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阀,该第三控制阀位于该多孔介质剪切滤过系统与该储液罐之间的管线上,控制经过该多孔介质剪切滤过系统的滤液循环注入该储液罐,返回该蠕动泵继续多次剪切滤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孔介质剪切滤过系统包括夹持器、多孔介质和铁架台,该多孔介质用以过滤粘弹性颗粒溶液,该夹持器连接于该铁架台,用于夹持该多孔介质,该铁架台用于放置该多孔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孔介质剪切滤过系统还包括第二压力表,该第二压力表显示多孔介质出口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滤过液粒径测量系统包括第二控制阀,烧杯和测量装置,该第二控制阀位于该多孔介质剪切滤过系统与该烧杯之间,控制部分滤液流出到该烧杯中进行存储,该测量装置测量该烧杯中滤过液的粒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为纳米粒度仪,激光粒度仪和单颗粒光阻法粒度仪中的一种。
9.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方法采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该方法包括:
步骤1,将配置好的一定浓度的驱油用粘弹性颗粒溶液放入用于盛放粘弹性颗粒溶液的容器中;
步骤2,根据孔喉半径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多孔介质的孔喉直径;
步骤3,启动该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研究驱油用粘弹性颗粒溶液在不同压力,不同注入速度、不同滤过次数以及不同孔喉直径多孔介质滤过前后粒径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采用的驱油用粘弹性颗粒溶液的浓度为500-5000mg/L。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多孔介质为人造岩心,人造岩心由不同目数的高硼硅玻璃或石英砂烧结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3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