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管废屑收集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1338.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祁九权;付万新;吕昊亮;孙宜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七星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管 收集仓 托架 废屑 进气口 企业经济效益 收纳 压缩气体 废铜屑 一字型 支撑架 进气 口排 残留 承载 加工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管废屑收集仓,托架Ⅰ、托架Ⅱ、收集仓依次按顺序拉开距离一字型设置,所述托架Ⅰ和托架Ⅱ是承载铜管的支撑架,压缩气体从托架Ⅰ铜管进气口进气,将残留在铜管内的废屑由铜管废屑口排出,由收集仓集中收纳。本技术方案由专门收集废铜屑的收集仓,统一收集、杂质少、方便后续再次加工使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集仓,特别适用于铜管切割完后废屑收集时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铜管用切割机按尺寸切割完后,铜管内残留有铜屑,这是需用压缩气体从铜管一端吹入,将残留在铜管里的废屑从铜管的另一端排出,由于排出的废屑没有收纳工具,任意满地散落,现有铜管,特别是紫铜价格昂贵,收集后的铜废屑还要二次加工重复使用,仅现有的收集方法铜废屑里会出现杂质,给后续加工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减少杂质,方便后续加工的铜管废屑收集仓。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托架Ⅰ、托架Ⅱ、收集仓依次按顺序拉开距离一字型设置,所述托架Ⅰ和托架Ⅱ是承载铜管的支撑架,压缩气体从托架Ⅰ铜管进气口进气,将残留在铜管内的废屑由铜管废屑口排出,由收集仓集中收纳。所述托架Ⅰ和托架Ⅱ的结构相同,形状如同“山”字,托架Ⅰ包括竖撑、横撑、底座,且竖撑立着放置中间用横撑连接,每根竖撑根部插入底座里固定。托架Ⅰ的横撑数量为二根,竖撑数量为三根,铜管后端为铜管进气口,铜管朝向收集仓这一端是铜管废屑排出口。所述收集仓包括收集敞开口、背面板、透气口、侧面板,且收集仓的背面板倾斜设置,背面板的两侧是侧面板,且收集仓的前面是收集敞开口,整个收集仓的形状呈棚状,且在背面板上均匀分布加工有透气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方案由专门收集废铜屑的收集仓,统一收集、杂质少、方便后续再次加工使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图1放置铜管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面说明:1、托架Ⅰ,2、托架Ⅱ,3、收集仓,4、竖撑,5、横撑,6、底座,7、支撑,8、背面板,9、透气口,10、侧面板,11、铜管进气口,12、铜管废屑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示,托架1Ⅰ、托架2Ⅱ、收集仓依次按顺序拉开距离一字型设置,所述托架Ⅰ和托架Ⅱ是承载铜管的支撑架,压缩气体从托架Ⅰ铜管进气口7进气,将残留在铜管内的废屑由铜管废屑口排出,由收集仓集中收纳。
所述托架Ⅰ和托架Ⅱ的结构相同,形状如同“山”字,以托架Ⅰ为例详细描述,托架Ⅰ包括竖撑4、横撑5、底座6,且竖撑立着防止中间用横撑连接,每根竖撑根部插入底座里固定,底座平行放置在地面上,且托架Ⅰ的横撑数量为二根,竖撑数量为三根,进一步说,铜管数量按根均匀放置在横撑上由托架Ⅰ和托架Ⅱ承托,铜管后端为铜管进气口11,铜管朝向收集仓这一端是铜管废屑排出口12。
所述收集仓3包括收集敞开口7、背面板8、透气口9、侧面板10,且收集仓的背面板倾斜设置,背面板的两侧是侧面板10,且收集仓的前面是收集敞开口7,整个收集仓的形状呈棚状,所述背面板倾斜设置便于收集废铜屑,铜屑进入收集仓后不易弹出,为了使压缩气体在收集仓内便于流通,且在背面板8上均匀分布加工有透气口9,所述收集仓整个前面的敞开设计,是使废铜屑不扩散便于集中进入收集仓,为了保障收集仓整体的稳固,在收集仓前面收集敞开口中部设置有支撑,支撑一端与背面板的前端中部焊接,支撑的另一端焊接在底框上。
综上所知,本技术方案由托架Ⅰ、托架Ⅱ、收集仓3,克服了现有技术废铜屑没有专门工具收纳,浪费原材料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七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七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