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皮秒级脉冲发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1936.X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1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强;冉旭;刁盛锡;田赟鹏;李鹏涛;徐冬冬;王亚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042 | 分类号: | H01S5/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半导体激光器 皮秒级 脉冲 发生 电路 | ||
1.一种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皮秒级脉冲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触发信号模块及CMOS脉冲产生模块,所述触发信号模块连接CMOS脉冲产生模块,CMOS脉冲产生模块产生脉冲输出;其中:所述触发信号模块包括晶振U1、电位器R1、电阻R2、电容C5、电容C6及电容C7,所述晶振U1的VCC端通过并联的三个电容C5、电容C6及电容C7接电源VCC,GND端接地,OUT端通过连接电位器R1控制晶振输出信号的幅值,调节后的输出信号接入到下级CMOS脉冲产生模块,电阻R2与触发信号模块的输出端并联后接地;
所述CMOS脉冲产生模块包括CMOS脉冲产生芯片Pulse_G、电位器R3、电位器R4、电容C7、电容C8及电容C9,其中CMOS脉冲产生芯片Pulse_G拥有数个管脚分别对应:脚0为Vss端接地;脚1为IN端接前级触发模块输出的触发信号;脚2为TB控制端接电位器R3有效端,电位器R3左右两端一端接电源VDD、一端接地;脚3为OUT端为脉冲信号输出端,脚4为PAD_VDD端接电源VDD;脚5为CORE_VDD端通过并联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10接电源VDD;脚6为TA控制端、接电位器R4有效端,电位器R4左右两端一端接电源VDD、一端接地;其中:
所述CMOS脉冲产生芯片Pulse_G包括反相器B1、反相器B2、反相器B3、MOSFET管M1、MOSFET管M2、MOSFET管M3、变容管C1、变容管C2、变容管C3、变容管C4及与门T1,其中,每个反相器由一个PMOS和一个NMOS组成,PMOS和NMOS的G极连接作为反相器的输入端,PMOS的S极一个NMOS的D极连接作为输出端;反相器依次按照反相器B1的输出端与反相器B2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B2的输出端与反相器B3的输入端连接方式级联,其中反相器B1的输入端连接触发信号,反相器B3的输出端连接与门T1的输入端A;反相器B1、反相器B2、反相器B3的PMOS管的D极并联连接电源VDD,反相器B1、反相器B2、反相器B3的NMOS管的S极依次与MOSFET管M1、MOSFET管M2、MOSFET管M3的D极连接后并联接入到TA;变容管C1、变容管C2、变容管C3、变容管C4的一端依次并联在反相器B1、反相器B2、反相器B3、与门T1的输出端、另一端并联到TB;与门T1的输入端B连接触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9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