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表里换层的双面配色模纹小花纹织物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1946.3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6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香;陈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3/00;D03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里换层 配色 小花纹 外观效果 模纹 纹样 对角对称 花纹效果 几何图案 上机工艺 外套面料 纹样设计 阴阳关系 正反两面 织物设计 变换表 传统的 经纬纱 两面穿 小样机 效果图 正反面 等大 可用 里层 字状 花纹 图案 成功 | ||
1.一种基于表里换层的双面配色模纹小花纹织物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计方法利用不等距离不等频率的换层方式实现正反花纹呈阴阳关系的双面配色模纹效应;
纹样设计:在格型纹样基础上做些改动,形成不对称且由两个不同方向等大小的矩形图案垂直排布,组合成“T”字形状的几何图案;
织物中的表里换层呈现不等规律非对称形式出现,具体地:在同一经纱处间隔不同纬纱距离实现多次换层,这样在某一经纱处实现了多次换色,A、B色频繁交替;而在某些经纱处从未换层,始终显示一种颜色,纬向换层亦是如此;由此换层规律形成的织物虽然未经过色纱及织物组织配合设计,却在织物正反两面形成了配色模纹小花纹效果,且正反两面花纹呈阴阳关系;
本设计中采用黑白两色纱线,表里层经纬纱排列比1:1排列,因此基本实现表层织物显示白色,里层织物显示黑色;
组织设计:本设计中,布边、表里基础组织均采用平纹组织:表层织物由白经白纬平纹交织而成;“T”图形由黑经黑纬平纹交织而成;织物反面的色泽则是相反,主色调为黑经黑纬显示黑色,正面显示黑色“T”处实现表里经纬纱上下换层,原先正面的白经白纬沿着纹样设计的轮廓线处换至背面形成白色“T”,因此形成了正反面阴阳关系的花纹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里换层的双面配色模纹小花纹织物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织物设计要点,选择合适的经纬原料,配置适当的上机工艺参数,在Y200S型电子小样机上进行织造;具体如下:
原料选择:经纬纱选用牢度较高的13.8tex×2股纱,选用黑白两色,表里经纬纱1:1排列;
工艺参数如下:布边采用平纹,60×2根,布身试织10个循环,56×10=560根,总经根数680根,黑白色各340根,按照一白一黑的规律排列;穿综规律为:左布边(1,2)×30,布身,[(3,4,5,6)×4,(7,8,9,10)×3,(11,12,13,14)×4,(7,8,9,10)×3]×10,右布边(1,2)×30,共用14页综框,钢筘选用56号筘,每筘齿4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里换层的双面配色模纹小花纹织物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织造时纬纱按照1白1黑的顺序引纬,纬密设定为278根/10cm,下机后实际测量经密478根/10cm,纬密286根/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9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幅医用纱布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静电复合羊毛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