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盖鱼的人工苗种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2213.1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7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王茂林;陈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10/2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11602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饵 投喂 苗种 人工苗种培育 配合饵料 卤虫 水质管理 大规模养殖 工厂化生产 长度控制 饵料投喂 技术支撑 密度控制 人工繁育 人工苗种 育苗技术 仔鱼培育 盐度 成鱼 轮虫 成活率 鱼苗 光照 鱼类 育苗 申请 保证 成功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裸盖鱼的人工苗种培育方法,包括投饵前培养、饵料投喂、投饵后水质管理以及投饵后苗种密度控制,具体方法如下:投饵前以及投饵后培养期间对水温、光照以及盐度进行控制;第一阶段仅向仔鱼投喂轮虫;第二阶段仅向仔鱼投喂卤虫;第三阶段同时向仔鱼投喂卤虫和配合饵料,第四阶段仅投喂配合饵料;投饵后培养期间,根据苗种长度控制苗种密度。目前,对于裸盖鱼这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裸盖鱼的人工苗种育苗方法,它能够成功的将人工繁育出的裸盖鱼的仔鱼培育至成鱼,这是一种可以提高鱼苗质量及保证成活率的育苗技术,并能够顺利的实现工厂化生产,为裸盖鱼的大规模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裸盖鱼的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隶属于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鲉形目(Scorpaeniformes)、黑鲉科(Anoplopomatidae)、裸盖鱼属(Anoplopoma),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其中温哥华岛和舒马金群岛之间海域资源量最为丰富。作为深水底栖经济鱼类,裸盖鱼个体大、肉质白嫩、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国内市场售价达到300元/斤。裸盖鱼因酷似鳕鱼,所以最先由日本市场命名为“银鳕鱼”。早在1800年就有关于商业开发裸盖鱼的报道。目前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及美国均将裸盖鱼视为重要的渔业资源,并逐步对其基础生物学开展研究。据报道,裸盖鱼成鱼体长50-70cm,寿命可达90岁以上。
目前,国外有相关文献记载了关于裸盖鱼的研究。国内对裸盖鱼的研究则相对较少,2013年从加拿大引进国内,仅黄海水产研究所刘长琳、陈四清等进行了裸盖鱼的少量研究,对于繁殖、生态、营养、育苗等方面的研究均很少。因此,国内对裸盖鱼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空白,对于这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对其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需要尽快开展裸盖鱼生物学研究,为进一步对这一重要经济鱼类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裸盖鱼的人工苗种培育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裸盖鱼的人工苗种培育方法,包括投饵前培养、饵料投喂、投饵后水质管理以及投饵后苗种密度控制,具体方法如下:
(1)投饵前培养:
投饵前以及投饵后培养的水温均控制为14-16℃,光照均控制为500-1000lx,培育水体的盐度均为34%;
所述投饵前培养期间为初孵仔鱼出苗后的1-7天,该期间按照20000尾/m3的密度布苗并进行养殖,且不向仔鱼投放饵料,仅每天向养殖容器中注水,注水量为原水体体积的30%;
其中投饵后培养为8日龄后的培育期间;
(2)饵料投喂:
8-20日龄期间,仅向仔鱼投喂轮虫;21-40日龄,同时向仔鱼投喂轮虫和卤虫;40日龄之后,同时向仔鱼投喂卤虫和配合饵料,从41日龄开始进行仔鱼摄食配合饵料的驯化工作;55日龄后,仅投喂配合饵料;
(3)投饵后水质管理:
投饵后开始换水,换水时,投饵前抽水,投饵结束后加水至抽水前水量;
(4)投饵后苗种密度控制:
投饵后培养期间,苗种均长为1-1.5cm时,按照10000-20000尾/m3的密度布苗养殖,苗种均长为2-5cm时,按照1000-2000尾/m3的密度布苗养殖。
优选的,饵料投喂过程中,8-20日龄期间,每天投喂轮虫两次,投料量均为8-9个/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2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鳅的繁养和病害的防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声波围网养殖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