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混凝土键连接剪力墙柱结构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2437.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杨贺;张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64 | 分类号: | E04B2/64;E04G21/14;E04B1/98;E04H9/02;B28B2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钢板 预制 框架柱 肋板 预制剪力墙 钢管混凝土 装配 均匀排布 剪力墙 键连接 柱结构 竖向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上下平行设置 上锚固钢板 对称设置 钢筋孔 连接键 剪力 预留 侧面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混凝土键连接剪力墙柱结构及装配方法。预制框架柱对称设置于预制剪力墙的两侧,预制框架柱的一侧沿竖向均匀排布锚固钢板,预制剪力墙的两侧沿竖向均匀排布锚固钢板,每个锚固钢板的一侧上下平行设置横截面为L型的肋板,位于两个肋板外侧的锚固钢板分别开设两个预留穿钢筋孔,肋板分别与锚固钢板的侧面形成C型凹槽,上下两个C型凹槽相对,预制框架柱上锚固钢板的肋板露出预制框架柱的一侧,预制剪力墙上锚固钢板的肋板露出预制剪力墙的两侧;预制剪力墙两侧的锚固钢板分别与预制框架柱一侧的锚固钢板相对应,相对应的锚固钢板之间通过钢管混凝土连接键连接。本发明装配率高,施工速度更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混凝土键连接剪力墙柱结构及装配方法。该种结构,可以实现框架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剪力墙与框架柱的连接。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节省劳动力等优点,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框架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框架剪力墙结构由预制剪力墙、预制框架柱和预制框架梁组成,其中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框架柱的连接是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重要技术内容之一。发明人先前提出“一种装配式框剪结构墙错层式连接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7525906U)”、“一种带侧向连接键槽的剪力墙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7525929U)”、“一种装配式框剪结构柱错层式连接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7525938U)”、“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键槽连接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7380851U)”和“一种装配式框剪结构弯剪型组合键槽连接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7537699U)”。这些发明,采用钢构件连接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框架柱,安装容易,传力更可靠,容易实现“强连接”的设计要求,尤其是在发生大的地震时,连接部分变形后仍有较高的承载力,整体结构的延性更好,抗震能力更强。但因为钢构件的强度高,刚度弱,因此为满足刚度要求,用钢量较大。为此,发明人提出采用钢管混凝土键连接剪力墙柱结构及装配方法,该发明在与上述发明实现相同工程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大大减少钢材的用量,更加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钢管混凝土键连接装配式混凝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框架柱的结构、制作及装配方法。在剪力墙侧壁和框架柱侧壁设置锚固钢板,两锚固钢板通过钢管混凝土连接键连接,从而实现预制框架柱与预制剪力墙的连接。该发明具有构件简单易加工,装配流程简单,省时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混凝土键连接剪力墙柱结构,预制框架柱对称设置于预制剪力墙的两侧,预制框架柱的一侧沿竖向均匀排布锚固钢板,预制剪力墙的两侧沿竖向均匀排布锚固钢板,每个锚固钢板的一侧上下平行设置横截面为L型的肋板,位于两个肋板外侧的锚固钢板分别开设两个预留穿钢筋孔,肋板分别与锚固钢板的侧面形成C型凹槽,上下两个C型凹槽相对,预制框架柱上锚固钢板的肋板露出预制框架柱的一侧,预制剪力墙上锚固钢板的肋板露出预制剪力墙的两侧;预制剪力墙两侧的锚固钢板分别与预制框架柱一侧的锚固钢板相对应,相对应的锚固钢板之间通过钢管混凝土连接键连接。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键连接剪力墙柱结构,U型钢筋穿过锚固钢板的预留穿钢筋孔,U型钢筋开口处的末端钢筋弯折,使其闭合形成预制框架柱内圈长箍筋,预制框架柱内圈长箍筋与预制框架柱外圈箍筋以及预制框架柱内圈短箍筋绑扎,形成与锚固钢板连接的箍筋结构。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键连接剪力墙柱结构,预制框架柱外圈箍筋与相互垂直的两个预制框架柱内圈短箍筋绑扎,形成不与锚固钢板连接的箍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2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