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断路器组合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3289.6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0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K·阿斯坎;M·鲍尔图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54 | 分类号: | H01H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爱尔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断路器 组合 | ||
在包括第一外部导体线路(2)和第二外部导体线路(51)的电路断路器组合件(50)中,第一外部导体线路与第二外部导体线路并联布置于电路中,第一外部导体线路具有拥有由第一电子控制单元(13)控制的第一和第二半导体组合件(11、14)的第一混合电路断路器,第二外部导体线路具有拥有由第二电子控制单元(56)控制的第三和第四半导体组合件(53、54)的第一混合电路断路器,第一控制单元调节第二半导体组合件,且第二控制单元调节第四半导体电路组合件以平衡经由第一外部导体线路的第一电流强度和经由第二外部导体线路的第二电流强度,和/或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在第一电流强度和/或第二电流强度小于可预定的极限值的事件中切断第二外部导体线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断路器组合件。
背景技术
通过并联连接将电流分配到多个分支上是已知的,借此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将总体电流分配到个别并联分支上。
此外,所谓的混合电路断路器装置例如从申请人的WO 2015/028634 A1已知。此类混合电路断路器装置相对于常规仅机械电路断路器具有许多优点。然而,已经证明,通过根据WO 2015/028634 A1的混合开关装置的并联连接增加电线的载流容量和/或增强其紧急保护是不可能的。安装于此类开关装置中的机械开关接触件和半导体元件的特定性质导致并联连接的此类混合开关装置的内阻发生相当大的漂移,借此此类开关装置之间的电流分配也同时飘移。在启动之后的短时间内,后果是电流分配不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指定上文提及的类型的低电压电路断路器装置,其可用于避免开头提及的优点,且可用于安全地且永久地增加低电压电路断路器装置的载流容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电压电路断路器装置,其包括第一外部导体线路和至少一个第一旁路线路,其中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线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旁路线路并联布置在电路中,
其中第一机械旁路开关布置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线路中,其中第一半导体电路组合件并联连接到所述第一旁路开关,其中第二半导体电路组合件在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线路中与所述第一旁路开关串联且与所述第一半导体电路组合件并联布置于电路中,其中连接到第一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一电流测量组合件布置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线路中,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控制单元出于致动所述第一旁路开关、所述第一半导体电路组合件和所述第二半导体电路组合件的目的而设计,
其中第二机械旁路开关布置于所述第一旁路线路中,其中第四半导体电路组合件在所述第一旁路线路中与所述第二旁路开关串联布置于电路中,其中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二电流测量组合件布置于所述第一旁路线路中,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控制单元进一步出于致动所述第二旁路开关和所述第四半导体电路组合件的目的而设计,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控制单元调节所述第二半导体电路组合件和所述第四半导体电路组合件以平衡经由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线路的第一电流强度和经由所述第一旁路线路的第二电流强度,和/或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控制单元在第一电流强度和/或第二电流强度小于可预定的极限值的事件中切断所述第一旁路线路。
因此可能通过并联连接至少一个旁路线路来缓解混合外部导体线路,整个电流负载或电流负载的至少主导部分不必由所涉及线路中的仅一个处置。因此可能防止所涉及线路中的一个归因于过多电力损耗而比至少一个另外的线路更快地老化和发生故障。因此进一步可能防止紧急关机的事件中发生完全故障。
优选地,所述第二半导体电路组合件和所述第四半导体电路组合件各自设计为包括低电压半导体,确切地说低电压MOSFET。
优选地,所述第二半导体电路组合件和所述第四半导体电路组合件被设计为双向,确切地说被设计为双向四象限开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控制单元调节所述第二半导体电路组合件的栅极电压,且所述第二电子控制单元调节所述第四半导体电路组合件的栅极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