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服务机构SAAS+OBD智能自检车况消费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3549.X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龙润凯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10/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服务 车况 商品属性 提醒内容 可视化 自检 车主 管理科学化 保养里程 保养周期 车况检测 车辆车况 机构建立 实时数据 数据互通 维修数据 行驶安全 预先设置 自检系统 智能 精准化 全智能 信息化 智能化 客户 打通 透明 营销 保证 经营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服务机构SAAS+OBD智能自检车况消费模型,包括以下步骤:A、设定商品属性:在汽车服务机构的SAAS系统中设定正确的商品属性;B、设定客户的提醒内容:在SAAS中添加已经维护过该数据的商品,系统会自动根据使用者预先设置的保养里程及保养周期设定客户的提醒内容,保证行驶安全,使整个汽车后市场行业更加规范,汽车服务机构与车主自检系统通过SAAS实现数据互通,打通与车主的上下游联系,真正实现智能化车况检测、车况实时掌握、透明消费,为汽车服务机构建立每一台车辆的车况消费模型,实现车辆车况实时数据可视化、寿命可视化、维修数据化,营销精准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科学化的全智能汽车服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检消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服务机构SAAS+OBD智能自检车况消费模型。
背景技术:
汽车后市场汽车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极度落后,科技化管理体系严重缺失,从业人口素质普遍不高,行业监管严重缺失且无从下手,上游供应链及下游客户终端数据极不对称,行业结构重塑迫在眉睫,汽车服务机构需要从信息化建设到互联网+实体的转型升级,再到实现智能化、数据化生产经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汽车服务机构SAAS+OBD智能自检车况消费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汽车服务机构SAAS+OBD智能自检车况消费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A、设定商品属性:在汽修、汽配、配件生产厂家、汽车制造厂家等汽车服务机构企业管理SAAS系统中设定正确的商品属性;
B、设定客户的提醒内容:在SAAS中添加已经维护过该数据的商品及服务项目,系统会自动根据使用者预先设置的保养、更换、服务里程及周期设定客户的提醒内容、评估车辆配件使用寿命、车辆运行状态;
C、使用场景:
a、客户未安装OBD设备:汽车服务企业对该车辆进行维修后,根据维修内容系统自动带入对应商品的下次维修保养及更换信息;
b、车辆已经绑定车辆OBD检测设备:系统将定时获取车辆最新行驶里程,当车辆在汽车服务企业进行维修后,车主无需进行任何手动操作,即可在页面查看自己车辆的最新配件损耗程度、下次维修保养及更换信息;
D、使用方式:
c、如车主不绑定OBD检测设备则无需进行任何操作;
d、如车主需要绑定OBD设备,则在客户信息页的车辆信息后点击“绑定盒子”按钮,系统会要求录入车辆的必要信息,正确填入即可完成绑定;
E、车辆检测:安装OBD设备后,终端客户及汽车服务机构可远程对安装设备的车辆进行远程检测车辆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的商品、服务、项目分类名称即展示客户名称,其包括保养、寿命、更换及服务里程和周期。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提醒内容为终端车主维修后行驶即将达到产品或服务项目所设保养、寿命、服务里程或期限时提醒车主,且其触发阈值为0-1500K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提醒内容为终端车主维修后使用时长即将达到产品或服务项目所设保养、寿命、服务里程或期限时提醒车主,且其触发阈值为0-30天。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当行驶触发阈值和使用时长触发阈值达标时,同时通过SAAS系统提醒汽车服务机构该车主对应产品及服务项目已需要更换或服务,触发阈值等同上述阈值。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终端车主需要在APP、移动端或汽车服务机构的SAAS系统提供的终端车主页面手工录入当前车辆最新公里数,即可查看对应的维修项目、服务项目、配件寿命的剩余使用公里及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龙润凯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龙润凯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