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对辐射响应度检测的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3811.0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凡;崔珊珊;于新宇;张爱文;胡亚东;裘桢炜;王相京;厉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J1/08 | 分类号: | G01J1/08;F21S9/02;F21V5/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对 辐射 响应 检测 光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对辐射响应度检测的光源装置,包括:光源头部、控制盒以及蓄电池;光源头部是在固定板上通过锁紧环固定有若干发光组件;发光组件是在组件筒的顶部设置发光体衬板;在发光体衬板的下表面,并处于组件筒的内部固定有发光体;在组件筒的下部设置有扩散片,在扩散片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垫圈和下垫圈,在组件筒的底部设置有压圈;光源头部的发光体通过引线引出并与所述控制盒通过线缆连接;且控制盒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易于安装固定,可实现通道式光学设备在外场环境试验前后辐射响应度相对变化的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光源装置,尤其是能检测通道式光学设备的辐射响应度相对变化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通道式光学设备通过若干个光、机、探测器组件实现地物目标的多波段同时探测。通道式光学设备研制完成后,需经历一系列运输及环境模拟试验,各项指标参数的稳定性是保证交付后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由于辐射响应度能够直观的反应光学、结构、电子学的状态,并且测试时间较短,因此通常在试验前后进行辐射响应度的检测,通过评估辐射响应度的相对变化量,确认遥感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目前应用于通道式光学设备实验室内辐射响应度测试的测试光源通常为积分球光源,该光源具有出光均匀、光谱范围宽、出光口面积大等特点,可覆盖通道式光学设备观测波段、充满各通道观测视场且对两设备相对位置要求不高,具有测试时间短、测试难度低的优点。
但是,现有积分球光源应用于环境模拟试验前后相对辐射响应度检测则存在较大问题:
1)通道式光学设备测试所用积分球体积大、重量大,且积分球电源、控制器等配件同样体积大、重量大,积分球整体的携带和拆卸、组装都较为费时费力;
2)对于某些试验现场,因高度和空间限制,无法使用积分球进行辐射响应度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易于安装固定的相对辐射响应度检测的光源装置,以期能够进行各通道辐射响应度的同时测试,可实现通道式光学设备在外场环境试验前后、特殊安装状态下辐射响应度相对变化的快速检测。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相对辐射响应度检测的光源装置的特点包括:光源头部、控制盒以及蓄电池;
所述光源头部是在固定板上通过锁紧环固定有若干发光组件;
所述发光组件是在组件筒的顶部设置发光体衬板,在所述发光体衬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散热片;在所述发光体衬板的下表面,并处于所述组件筒的内部固定有发光体;在所述组件筒的下部设置有扩散片,在所述扩散片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垫圈和下垫圈,且所述上垫圈处于在组件筒侧壁的台阶下,在所述组件筒的底部设置有压圈,并以所述压圈进入所述组件筒的内部并与所述台阶配合形成所述扩散片、上垫圈和下垫圈的压紧结构;
所述光源头部的发光体通过引线引出并与所述控制盒通过线缆连接;且所述控制盒与所述蓄电池相连。
本发明所述的光源装置的特点也在于,
在若干所述发光组件的一侧通过支撑板设置有散热风扇。
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且在所述固定块中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紧定螺钉配合形成通道式光学设备与光源装置的固定结构。
所述转接板的下端面具有内凹的台阶结构,且所述内凹的台阶结构的形状与通道式光学设备的光机组件前端面形状相匹配,使得所述光机组件前端面能嵌入所述转接板中。
在所述发光组件的个数和位置与通道式光学设备的通道数和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发光体的波段与通道式光学设备中相应通道的波段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