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棘轮扳手转接结构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3892.4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2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邹滨阳;王涛;李震宇;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B25B13/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8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扳手 转接 结构 使用方法 | ||
1.一种棘轮扳手转接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用于与棘轮扳手和螺栓套筒配合的转接部分制作为三个套接配合的套筒配合结构,并且在最内侧的套筒配合结构上方连接设置一个推动件,并通过该推动件将转接部分与棘轮扳手固定连接;
2)根据需要,将螺栓套筒与最外侧的套筒配合结构相连,或者旋转所述推动件,再推动所述推动件在向下,使得其中一个套筒配合结构的下端伸出,并与螺栓套筒相连;
3)所述推动件的上端用于和棘轮扳手相连,所述棘轮扳手包括一个具有开口向下的容槽的头部,所述推动件的上端部的中心处还向上凸设有横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和所述容槽卡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转接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间的套筒配合结构的下端伸出的步骤如下:
1)制作一个上端具有一个通孔、下侧为开放结构的外壳,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壁上制作一个竖向的锁件,并在所述推动件的外侧壁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制成一个竖向延伸并贯通所述推动件上端的锁件滑槽,在所述推动件的外侧壁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制作一个凸出于所述推动件并且延伸至中间的套筒配合结构的挡块,还在所述推动件的上端设置一个锁舌,将所述推动件从外壳的下方往上穿过所述通孔,并将最外侧的套筒配合结构的上端和所述外壳的下端连接安装;
2)将所述外壳向上提,使所述锁件向上移动至所述锁件滑槽外,接着通过旋转所述外壳,使所述锁件旋转至所述锁舌上方并将所述锁件扣压在所述锁舌上,由于所述锁舌对所述锁件的支撑,使最外侧的套筒配合结构能够保持位于相对中间的套筒配合结构上方的状态;
3)按压所述推动件向下移动,由于此时所述挡块是设置在中间的套筒配合结构上方,因此,在所述推动件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将中间的套筒配合结构和最内侧的套筒配合结构同时向下移动而相对最外侧的套筒配合结构向下伸出,再与螺栓套筒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扳手转接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最内侧的套筒配合结构的下端伸出的步骤如下:
1)在中间的套筒配合结构的外侧壁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制成一个竖向延伸并贯通中间的套筒配合结构上端的滑动槽,并在所述滑动槽的一侧上方制作一个与所述滑动槽的侧壁平齐的挡块定位部;
2)先将所述外壳向上提,使所述锁件向上移动至所述锁件滑槽外,接着通过旋转所述外壳,使所述锁件旋转至所述锁舌上方并将所述锁件扣压在所述锁舌上;
3)通过旋转所述推动件,直至所述推动件侧部的所述挡块遭遇所述挡块定位部的阻挡,此时通过按压所述推动件向下移动,就能使所述挡块沿所述滑动槽向下滑动,从而使最内侧的套筒配合结构单独向下移动,最终使最内侧的套筒配合结构相对最外侧的套筒配合结构和中间的套筒配合结构向下伸出,再与螺栓套筒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扳手转接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下侧为开放结构;
第一套筒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套筒配合结构为管状结构,其上端连接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下端;
第二套筒配合结构,所述第二套筒配合结构为管状结构,其位于所述第一套筒配合结构内,并与所述第一套筒配合结构滑动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二套筒配合结构能够竖直向下移动至其下端从所述第一套筒配合结构的下端伸出;
第三套筒配合结构,所述第三套筒配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套筒配合结构内,并与所述第二套筒配合结构滑动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三套筒配合结构能够竖直向下移动至其下端伸出于所述第一套筒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套筒配合结构的下端;
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为柱状结构,并竖直设于所外壳内,其上端从所述外壳的上侧伸出,并能够绕其轴心线自由转动;所述推动件的下端和所述第三套筒配合结构的上端连接,所述推动件的一侧靠近下端处还水平设有一凸出于所述推动件的挡块,所述挡块延伸至所述第二套筒配合结构的上方,以能带动所述第二套筒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三套筒配合结构一起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套筒配合结构的内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二套筒配合结构的上端,所述挡块能够随所述推动件转动至所述滑动槽的上方,且所述挡块能够沿所述滑动槽向下滑动,以使所述推动件能够单独带动所述第三套筒配合结构向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师范学院,未经长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8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升降器
- 下一篇:插接壳体及弹匣式螺钉供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