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钢卷智能酸洗检查线、设备布置结构及工艺检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4018.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6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吕坤勇;黄玲;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2009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钢 智能 酸洗 检查 设备 布置 结构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钢卷智能酸洗检查线、设备布置结构及工艺检查方法,属于热轧带钢检查生产技术领域,它是根据主轧线下发的生产计划由开卷机对待检钢卷进行智能开卷,需表面质量检查的钢卷由上下表面自动检测装置对钢卷表面进行检查,同时记录检查结果并将结果反馈至热轧生产线,以便轧线及时进行工艺调整或停机检修维护;需要取样检查的钢卷由取样剪进行取样,并将试样自动运输至试样酸洗室,由全自动酸洗装置根据轧线下发的生产数据对试样进行酸洗处理,最后由试样表面检查装置进行自动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至轧线,检查后的试样贴标后分类收集。本发明实现了智能开卷、自动表面质量检查、智能试样酸洗处理及试样自动检查,大大提高了热轧钢卷酸洗检查线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轧带钢生产线钢卷表面质量检查、取样及试样酸洗检查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轧钢卷智能酸洗检查线。
背景技术
自热轧带钢生产线问世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成品钢卷表面质量检查、取样及酸洗等仍采取人工手动操作及人工处理方式,生产过程中,人工干预多,操作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随着“工业4.0”战略的问世,为了提高工业制造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重大任务是提高工业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智慧工厂的目标。本工艺能较大幅度提高机组自动化水平,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并提高成材率,符合国家关于“工业4.0”发展大方向。因此,创新出一种新型的热轧带钢表面质量检查、取样及试样酸洗检查的生产工艺运用于热轧带钢生产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至今,世界上所有热轧带钢酸洗检查线尚未有全自动生产的先例,本项目通过增设较为先进的工艺设备并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能够实现智能生产模式。
发明内容
有签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钢卷智能酸洗检查线,具有工艺流程顺畅、紧凑,设备组成简单、合理,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及提高热轧带钢成材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轧钢卷智能酸洗检查线,包括:钢卷运输链,用于输送待检钢卷或回卷钢卷;自动拆捆带机,用于拆除并回收待检钢卷上的捆带;开卷机,用于开卷待检钢卷或将开卷后的带钢进行回卷;上下表面自动检查装置,用于检测并反馈开卷后带钢的上下表面质量;切分剪,用于剪切开卷后带钢的头部废品;废品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剪切后的头部废品;自动打捆机,用于打捆回卷钢卷。
进一步,所述开卷机含有EPC装置,用于开卷后带钢在回卷过程中的边部对齐。能够保证回卷钢卷的卷形质量,可提高工艺设备的成材率。
进一步,还包括:取样剪,用于对开卷后带钢进行剪切并获取试样;自动取样装置,用于收集所述试样;试样搬运装置,用于运输所述试样;全自动酸洗装置,用于对所述试样进行自动酸洗、碱洗、冲洗、吹扫、干燥处理;试样上下表面检查装置,用于检测并反馈试样的上下表面质量;试样贴标机,用于对检测完表面质量的试样进行贴标;试样分类收集装置,用于对贴标后的试样进行分类收集。
进一步,所述取样剪含有预弯矫直装置,用于对开卷后带钢进行矫直。可辅助完成带钢的自动穿带及剪切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轧钢卷智能酸洗检查线的设备布置结构,采用上述的热轧钢卷智能酸洗检查线,所述自动拆捆带机、开卷机、取样剪、自动取样装置、上下表面自动检查装置、切分剪、废品收集装置依次布置,并在同一轴线上,且平行于钢卷运输链;所述自动打捆机位于钢卷运输链与开卷机之间;所述试样搬运装置连接于自动取样装置,并相对于自动取样装置与钢卷运输链异侧布置,且试样搬运装置的延伸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试样酸洗室和试样检查室,所述试样酸洗室内设有所述的全自动酸洗装置,所述试样检查室内设有试样上下表面检查装置、试样贴标机和试样分类收集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轧钢卷智能酸洗检查线的工艺检查方法,采用上述的热轧钢卷智能酸洗检查线,包括如下三种生产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40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接头超声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
- 下一篇:电解制备高活性氧化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