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4095.8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7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允;陈从新;张亚鹏;邵勇;孙朝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37/00;E02D29/1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纤 测温 接缝 渗漏 监测 修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装置,包括空心花管,空心花管沿地下连续墙连接缝延伸,空心花管通过定位钢环固定在工字形型钢接头朝向地下连续墙后续槽段的槽内,在空心花管内沿空心花管纵向方向设置有加热带,在加热带上沿加热带的纵向方向开设有光纤安放直线槽,光纤安放直线槽内设置有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光纤与多通道光纤解调仪连接,加热带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渗漏水的超前检测、监测及修复,可防止开挖后出现渗漏带来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坑工程检测、监测及险情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装置,还涉及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刚度大、整体性好、墙身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地下连续墙被公认为是深基坑工程中最佳的支护结构。然而地下连续墙是分槽段施工的,在槽段接缝处由于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渗漏问题屡见不鲜,已成为地下连续墙安全事故的关键诱发因素之一。槽段接缝处渗漏水的超前检测、实时监测及原位修复是目前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目前常用的基坑渗漏探测方法包括明挖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温度示踪法、超声波检测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抗干扰能力差、环境依赖性强等局限性,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的渗漏检测及监测。光纤温度传感技术渗漏检测方法与上述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势:(1)克服了因空间不连续性特点造成的漏检、漏报险情问题;(2)光纤精巧轻柔的特点不会影响埋设部位的性能和力学参数;(3)光纤还具有易构成遥测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该项技术在管道和大坝渗漏检测方面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尽管专利号CN107727271A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装置涉及光纤测温技术,然而该装置在整个地下连续墙内部均布置光纤,而不是在容易发生渗漏的槽段接缝处布设,所需的光纤数量极大,且针对性不强,可能出现漏检、漏报险情;另外该装置通过加热墙后的土体来达到提高渗流水与光纤之间温差的目的,所需加热的土体范围大,施工成本高;此外,该装置不涉及渗漏点的修复技术。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新的基于光纤测温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监测及封堵修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装置,还提供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方法,施工工艺简单、费用低,且能够在原位进行修复施工。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装置,包括工字形型钢接头,工字形型钢接头两侧的槽部分别与地下连续墙先行槽段的钢筋笼和地下连续墙后续槽段的钢筋笼连接,地下连续墙先行槽段和地下连续墙后续槽段之间为地下连续墙连接缝,工字形型钢接头沿地下连续墙连接缝延伸,还包括空心花管,空心花管沿地下连续墙连接缝延伸,空心花管通过定位钢环固定在工字形型钢接头朝向地下连续墙后续槽段的槽内,在空心花管内沿空心花管纵向方向设置有加热带,在加热带上沿加热带的纵向方向开设有光纤安放直线槽,光纤安放直线槽内设置有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光纤与多通道光纤解调仪连接,加热带与温度控制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心花管内沿空心花管纵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止水橡皮塞,空心花管的底端设置有封头。
如上所述的空心花管由多个空心花管段组成,各个空心花管段通过管箍连接。
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装置,还包括沿地下连续墙连接缝延伸的第一袖阀管,第一袖阀管通过定位钢环固定在工字形型钢接头朝向地下连续墙后续槽段的槽内。
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地下连续墙连接缝处的迎土侧的第二袖阀管。
如上所述的加热带加热范围为40~80℃。
基于光纤测温的地连墙接缝渗漏监测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4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