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墨水显示的蓝色电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4142.9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0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祯;唐甲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C1/22 | 分类号: | C09C1/22;C09C3/04;C09C3/08;C09C3/10;G02F1/16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 墨水 显示 蓝色 电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墨水显示的蓝色电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水热法制备普鲁士蓝纳米粒子;2)称取十八胺及无水乙醇,再将十八胺及步骤1)获取得到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得反应混合物;3)将步骤2)得到的反应混合物进行超声分散,并在回流条件下反应,然后去除无水乙醇,得用于电子墨水显示的蓝色电泳粒子,该方法制备的蓝色电泳粒子可以直接用于电子墨水显示,也可以作为电子墨水微胶囊囊芯制备的显色原材料,且制备方法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显示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墨水显示的蓝色电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新型显示技术之一的电子墨水,由于具有柔性显示、可视角度大、低功耗、易携带、可替代纸张和有利环保等显著优点,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电子墨水显示技术是通过电场作用使分散在介质中的带电粒子移动,通过选择不同颜色、且带有不同表面电荷的颗粒和溶剂,在施加不同电压的情况下,使有色颗粒聚集在显示器件的不同位置,从而达到显示不同色彩的效果。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电子墨水显示的方法,一种是直接利用改性的电泳粒子制备成电泳显示液进行显示,另一种是将改性电泳粒子制备成的电泳液包裹在微胶囊中进行显示。但无论是哪一种显示方法,对于电子墨水而言,其显示性能都取决于用来显示的电泳粒子本身的性质。因此,制备获得在分散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带电性能和分散稳定性的电泳粒子是电子墨水显示技术的关键因素。
现阶段的电子墨水显示技术较成熟的只有黑白显示,而彩色显示应用前景则更为广阔。电子墨水为反射型显示技术,因此为了实现其显示彩色化,可将红、绿、蓝三原色的电泳粒子通过不同比例混合。因而进行蓝色电泳粒子的研究对于实现彩色电子墨水显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蓝色电泳粒子主要是通过对商品化的蓝色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如群青、铁蓝、酞菁铜、品蓝色淀等表面进行改性获得(韩静静,蓝色、黄色电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电泳显示液中的应用,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14;由常泉,潘道成,路庆华,包覆酞菁蓝电泳液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功能高分子学报,2013,26,29;白玉,蓝白电泳粒子的改性及其在电泳显示中的应用,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12;冯亚青,陆敏,李祥高,温自强,安晶,蓝白双色电泳粒子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CN201010151538.4;倪卓,刘丽双,李丹,一种蓝色电泳液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26,251;赵晓鹏,王建平,郭慧林,色淀类蓝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方法,CN200310118969.0;赵晓鹏,王建平,蓝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方法,CN02139592.6.2002)。
上述现有技术的主要问题是商品化颜料粒子的颗粒尺寸较大(在几十微米数量级),且粒径分布不均匀,导致改性后的电泳粒子虽然在分散介质四氯乙烯中的分散性有所改进,但颗粒粒径依然较大(在几百纳米至几微米数量级),不利于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快速迁移。另外,制备蓝色电泳粒子的方法还有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的有机共聚物微球为模板,通过适当的溶胶凝胶法将钴和铝金属离子的高分子络合物吸附到有机共聚物核壳微球表面,经高温焙烧除去聚合物模板得到钴/铝复合蓝色中空微球(房毅,彩色纳米中空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博士论文,天津大学,2014),但制备技术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墨水显示的蓝色电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蓝色电泳离子可以直接用于电子墨水显示,也可以作为电子墨水微胶囊囊芯制备的显色原材料,且制备方法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用于电子墨水显示的蓝色电泳粒子的化学表达式为:
Fe4[Fe(CN)6]3@NH2CH2(CH2)16CH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4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晶石粉及其加工工艺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改性炭黑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