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钼精矿焙烧含SO2尾气浸出镍钴原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4603.2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方奇;杨伟;任倩;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8 | 分类号: | C22B3/08;C22B23/00;C22B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赵晓芳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钴 尾气 浸出 钼精矿焙烧 吸收 焙烧 达标排放 排放标准 原料加水 含镍钴 浸出液 浸出渣 硫酸盐 吸收槽 除杂 调浆 净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钼精矿焙烧含SO2尾气浸出镍钴原料的方法,将镍钴原料加水混合搅拌调浆待用,焙烧产生的SO2尾气导入吸收槽,SO2尾气经过3~4级连续吸收后,达到SO2排放标准;吸收过程中,镍钴被浸出的同时与S结合形成硫酸盐,镍钴浸出液进入后续除杂流程。该法实现了低浓度SO2尾气经净化吸收后达标排放,同时实现镍钴原料的浸出,最终浸出渣含镍钴均低于0.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钼精矿焙烧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钼精矿焙烧含SO2尾气浸出镍钴原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钼精矿主要成分为MoS2,其中S含量约占30%~40%,工业化的钼冶炼几乎都需要经过火法高温焙烧后再湿法浸出。根据生产要求,焙烧后氧化钼中S≤ 0.1%,大量的在焙烧中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形成SO2向外排放,尾气中SO2浓度约0.5%~2%,含SO2尾气如不经过治理直接排空,对环境破坏力极大。目前可查的SO2尾气处理方法主要有:传统氨法、碱式硫酸铝法、石膏法、氧化物法、活性炭吸收法等。
1.氨法:氨法是以液氨或碳酸氢铵作为吸附剂,其吸收SO2后生成亚硫酸铵,尾气可达到排放标准。但此方法精制成本高,运行成本较高,生成的副产品——亚硫酸铵的市场销路不畅。
2.石膏法:以石灰或石灰石作为吸附剂,与SO2反应后生成亚硫酸钙,再氧化后生成硫酸钙。该方法的优点是治理成本低,原材料来源广。缺点是工艺流程复杂,尾气中SO2浓度波动较大时,石灰量难以控制,且形成的CaSO3在CaO 表面形成包裹,直接影响SO2吸附效果,同时产生的废渣堆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3.焙烧烟气经收尘后,制取硫酸,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用1%左右的SO2烟气制取稀硫酸在技术上虽然可行,但是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因而都致力于提高烟气中浓度,为了生产的硫酸,烟气中浓度必须在6%以上。
4.纯碱吸收SO2制取亚硫酸钠,纯碱消耗大,结晶过程的能耗高,产品价值低,不经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钼精矿焙烧含SO2尾气浸出镍钴原料的方法,实现了低浓度SO2尾气经净化吸收后达标排放,同时实现镍钴原料的浸出,最终浸出渣含镍钴均低于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钼精矿焙烧含SO2尾气浸出镍钴原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液固比1:1~3:1,将镍钴原料加水混合搅拌调成浆状,转入吸收槽;
2)将钼精矿焙烧产生的含SO2尾气导入吸收槽,含SO2尾气经过吸收达标后排放,吸收过程中,镍钴原料与含SO2尾气充分接触,镍钴被浸出的同时与S结合形成硫酸盐;
3)每间隔2~8小时对各级吸收槽内料浆取样检测镍钴浓度,当镍浓度≥ 20g/l或钴浓度≥30g/l时,则转出料浆过滤,滤液进入净化工序。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镍钴原料为含镍钴的氧化物或盐,包括碳酸镍、碳酸钴、氢氧化钴、氢氧化镍。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吸收槽的装填体积50%~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虹波钼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4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