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4791.9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龙;徐源;徐煜清;冯维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传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K9/06;A61K47/44;A61P17/00;A61P31/22;A61P17/02;A61P17/04;A61P17/06;A61P31/10;A61K35/64;A61K33/36;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300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雄黄 中药制剂 薄荷脑 皮肤病 药材 冰片 蓖麻油 清膏 制备 治疗 常春藤 马齿苋 五倍子 野菊花 调配 当归 苦参 药材浸泡 粘稠糊状 黄芪 白牛胆 白鲜皮 地肤子 独角莲 环留行 接骨草 救心菜 老鹤草 木鳖子 泡桐花 蛇床子 土槿皮 黄连 羊奶 桑叶 艾叶 白蔹 大黄 甘遂 黄柏 黄芩 煎煮 荆芥 青黛 甘草 复发 防风 浓缩 | ||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材的重量配比为:苦参2~4份,野菊花4~7份,白鲜皮3~6份,甘草3~6份,大黄3~7份,黄芩2~4份,防风18~20份,黄连20~25份,白蔹12~16份,土槿皮13~16份,艾叶18~26份,蛇床子14~17份,野三七13~16份,救心菜17~23份,羊奶子12~14份,独角莲12~15份,接骨草14~16份,老鹤草18~20份,白牛胆12~18份,泡桐花14~17份,黄柏12~13份,五倍子11~14份,荆芥11~14份,地肤子16~18份,环留行14~17份,青黛11~13份,木鳖子12~15份,甘遂11~14份,当归12~16份,常春藤13~17份,桑叶15~20份,黄芪12~16份,马齿苋18~30份,冰片40~50份,薄荷脑45~65份,雄黄12~14份,蓖麻油50~70份。
2.一种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取材: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基础药材和调配药材,基础药材包括:苦参、野菊花、白鲜皮、甘草、大黄、黄芩、防风、黄连、白蔹、土槿皮、艾叶、蛇床子、野三七、救心菜、羊奶子、独角莲、接骨草、老鹤草、白牛胆、泡桐花、黄柏、五倍子、荆芥、地肤子、环留行、青黛、木鳖子、甘遂、当归、常春藤、桑叶、黄芪、马齿苋;调配药材包括:冰片、薄荷脑、雄黄,蓖麻油,并将冰片、薄荷脑、雄黄碾成粉末备用;
(2)浸泡:将基础药材置于锅内,加入纯净水浸润,使基础药材充分吸水膨胀,稍后再加纯净水以高出药面10~15mm,浸泡6~12小时;
(3)煎煮:对浸泡后的基础药材加火煎煮,煎煮完后,过滤掉药渣,滤净后制得药汁;
(4)浓缩:将药汁置于锅内继续加热浓缩制成清膏;
(5)调和:待清膏冷却后加入蓖麻油和碾成粉末的冰片、薄荷脑、雄黄,混合搅拌至粘稠糊状,制得中药膏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的浸泡过程中,基础药材先进行切碎、混合后再加入纯净水浸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煎煮的方法为,先以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至1~2小时,改微火熬至2~3小时;用纱布滤出头道药汁后,将药渣加清水,重复煎煮2~3次,将前后滤出的药汁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4)的浓缩过程中,用大火煎熬,随时撇去浮沫,待药汁变的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并不断搅拌,防止药汁转厚时粘底烧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传龙,未经徐传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47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