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TLY隔离型柔性矿物电缆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5083.7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9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胜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H01B13/14;H01B13/22;H01B1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聚蓉众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1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629100 四川省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线芯 绝缘层 柔性矿物 电缆 隔离型 生产工艺 电缆技术领域 电缆缆芯 金属套层 耐磨性能 耐受性能 柔软性能 防火层 挤塑机 金属丝 金属套 绕包层 透明的 包层 层绕 复绞 绕包 线芯 粘附 粘胶 填充 同心 组装 制作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BTLY隔离型柔性矿物电缆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S1:制作线芯:将若干根将金属丝进行同心复绞得到电缆线芯;S2:包裹绝缘层:用挤塑机对经过S1步骤处理过的电缆线芯的外表面包裹一层绝缘层;S3:包裹金属套层:将经过S2处理过的电缆线芯的绝缘层外再包裹一层金属套;S4:组装:将3‑4根经过S3步骤处理过的电缆线芯通过透明的粘胶粘附在一起;S5:绕包处理:将经过S4步骤处理后的电缆线芯外共同包裹一层绕包层,对绕包层和电缆缆芯之间填充防火层。该BTLY隔离型柔性矿物电缆的生产工艺,能够解决生产出的电缆耐受性能、耐磨性能、柔软性能和机械强度一般,无法满足更高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BTLY隔离型柔性矿物电缆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重要的配套产业,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电器、仪表、汽车、机床等设备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器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快速发展在机械工业的细分行业中,电线电缆制造业产值规模占电工电器行业四分之一,是机械工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型电站、西电东送、电网改造等重大工程的建设都预示着电线电缆行业具有较长的景气周期。
BTLY隔离型柔性矿物绝缘电缆全都是用无机物(金属铜和氧化镁粉)组成,它本身不会引起火灾,不可能燃烧或助燃,由于铜的熔点是1083℃、氧化镁的熔点是2800℃,因此该种电缆可以在接近铜的熔点的火灾情况下继续保持供电,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防火电缆。该系列电缆使用覆盖面广,既克服刚性防火电缆的缺陷,又发挥了柔性防火电缆的优势,使现代工程在电气线路中达到了短路不然烧,燃烧不短路的功效,矿物绝缘防火电缆(BTLY)具有保护生命、物资、信息安全的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主干线路、消防线路、逃生救援系统,如应急照明、火灾监测、报警系统、电梯系统、排烟系统,以及控制线路等多方面领域。现有的电缆生产工艺存在着技术落后,生产出的电缆耐受性能、耐磨性能、柔软性能和机械强度一般,无法满足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TLY隔离型柔性矿物电缆的生产工艺,具备生产出电缆性能更加优异等优点,解决生产出的电缆耐受性能、耐磨性能、柔软性能和机械强度一般,无法满足更高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生产出电缆性能更加优异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TLY隔离型柔性矿物电缆的生产工艺,所述步骤如下:
S1:制作线芯:将若干根将金属丝进行同心复绞得到电缆线芯;
S2:包裹绝缘层:用挤塑机对经过S1步骤处理过的电缆线芯的外表面包裹一层绝缘层;
S3:包裹金属套层:将经过S2处理过的电缆线芯的绝缘层外再包裹一层金属套;
S4:组装:将3-4根经过S3步骤处理过的电缆线芯通过透明的粘胶粘附在一起;
S5:绕包处理:将经过S4步骤处理后的电缆线芯外共同包裹一层绕包层,对绕包层和电缆缆芯之间填充防火层;
S6:加装护套:对经过S5步骤处理后的绕包层外套上护套层;
S7:防腐处理:对经过S6步骤处理后的护套层外涂抹防腐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丝为铜丝,将铜丝拉制、退火处理得到金属丝。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由以下材料中多项混合组成,所述材料包括:聚丙烯、莫来石粉、碳酸钙、珍珠岩、硅油、氧化橡胶、氨基树脂、钛白粉、聚苯乙烯共聚物弹性体、稳定剂、增塑剂、改性剂、抗氧剂、交联剂、紫外线吸收剂和防老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胜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胜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5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扁平漆包线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微细电磁线生产用拉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