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步伐式附着行走墙面裂缝检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5393.9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杨春带;孙荣敏;潘宇倩;刘日飞;吴宇鑫;管国盛;谭敏;张金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装置 附着 机器人本体 控制系统 墙面裂缝 行走装置 墙面 检测机器人 爬行腿 通信系统 传感 上盖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输入输出端 前进路线 探测结果 信息图像 雨量信息 输入端 外墙面 重量轻 光洁 底端 风速 裂缝 张开 自动化 采集 灵活 | ||
1.一种步伐式附着行走墙面裂缝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分别安装在机器人本体(1)上的传感及通信系统(2)、控制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前后均设有向外张开的爬行腿(11);该爬行腿(11)包括上盖(111)、步伐式墙面附着行走装置、驱动装置(113),所述的上盖与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连接,驱动装置(113)的顶端与上盖(111)连接,驱动装置(113)的底端与步伐式墙面附着行走装置连接;步伐式墙面附着行走装置的输入端与驱动装置(113)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装置(113)与控制系统(3)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的传感及通信系统(2)与控制系统(3)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伐式附着行走墙面裂缝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伐式墙面附着行走装置包括前后连接在一起的压紧附着爪(112a)、悬空附着爪(112b);压紧附着爪(112a)在前、后爬行腿上的安装位置相同,而悬空附着爪(112b)在前、后爬行腿上的安装位置不同:前爬行腿上的悬空附着爪位置与机器人本体(1)之间的垂直距离比后爬行腿上的悬空附着爪位置与机器人本体(1)之间的垂直距离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步伐式附着行走墙面裂缝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附着爪(112a)、悬空附着爪(112b)均包括十字楔形附着块(1121)、铰链关节(1122)、弧形板簧(1123)、U形刚性支撑块(1124)、锁紧螺杆(1125)、锁紧电机(1126)、支撑板(1127);所述的十字楔形附着块(1121)通过铰链关节(1122)连接在弧形板簧(1123)的底部,弧形板簧(1123)的顶部下方还连接有所述的U形刚性支撑块(1124);所述的锁紧电机(1126)安装在U形刚性支撑块(1124)上,且锁紧电机(1126)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锁紧电机(1126)的输出端通过锁紧螺杆(1125)连接在弧形板簧(1123)的顶部,弧形板簧(1123)的顶部上方连接有支撑板(1127);压紧附着爪(112a)的支撑板(1127)与悬空附着爪(112b)的支撑板(1127)之间通过下层旋转板(1128)连接在一起,下层旋转板(1128)还与驱动装置(1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步伐式附着行走墙面裂缝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113)包括位于上层的正弦步伐前进装置(1131)和位于下层的步伐式旋转前进装置(1132),正弦步伐前进装置(1131)和步伐式旋转前进装置(1132)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步伐式附着行走墙面裂缝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伐式旋转前进装置(1132)包括用于控制压紧附着爪(112a)和悬空附着爪(112b)的两个下层旋转电机(11321),该下层旋转电机(11321)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3)的输出端连接,下层旋转电机(11321)通过下支撑板(11323)安装下层旋转板(1128)上,且下层旋转电机(11321)的输出端通过下旋转轴(11322)与下层旋转板(112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未经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53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