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小分子CT对比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55857.6 申请日: 2019-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9568604A 公开(公告)日: 2019-04-05
发明(设计)人: 孙少凯;于春水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9/04 分类号: A61K49/04
代理公司: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代理人: 侯力
地址: 300070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小分子 制备 产品水溶性 规模化生产 重金属元素 澄清透明 磁力搅拌 混合溶液 生物成像 衰减能力 水浴加热 制备过程 摩尔比 氧化铋 氧化物 冻干 配体 水中 备用 潜能 环保 应用
【说明书】:

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小分子CT对比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重金属元素氧化物(氧化铋)和配体(DTPA)(摩尔比Bi:DTPA=1:1)于水中经磁力搅拌混合,并于85℃水浴加热,反应两小时,混合溶液由黄色变为澄清透明之后向上述溶液加入NaOH调节pH至中性,即得小分子CT对比剂(产物Bi‑DTPA),并将材料冻干备用。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原料环保、条件温和、所得产品水溶性好、X线衰减能力强、生物相容性良好、制备成本低廉、转化率高,便于规模化生产,其在生物成像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小分子CT对比剂的制备领域,特别是具有合成方法简单、产量高、产率高、生物相容性良好和X射线衰减能力强的CT对比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T成像在疾病诊断中扮演重要作用,而对比增强成像又能更进一步为疾病诊断提供丰富的信息,故对比剂的应用不可或缺。目前临床使用对比剂为小分子碘对比剂,如碘海醇、碘佛醇、碘帕醇等,此类对比剂基于分子内碘原子的X-线衰减而成像,但是碘原子序数较低(Z=53),故而该类对比剂敏感性较差;此外由于碘对比剂容易造成过敏并且导致肾损伤的风险较大,故而其临床安全性引人担忧。由于纳米材料的兴起,纳米材料对比剂亦在近年内发展迅猛,基于重金属元素(如银,镱,镥,铪,钽,钨,铼,金,铅,铋等)或碘的纳米材料都展现了良好的X-线衰减能力,但是由于纳米材料尺寸较大,不易从体内快速代谢,故而在体内滞留时间增长,故而存在潜在的生物毒性。另一方面,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复杂,合成过程中不可避免需添加多种有毒化学材料,而同时金、铪、银、镱等金属都极为贵重,其研发大大增加了时间及经济成本。故而研发一种灵敏度高、生物安全性好、合成简单、无需添加有毒制剂、经济实惠的新型小分子对比剂迫在眉睫。

金属Bi为原子序数最大的非放射性金属元素,对X线的衰减能力远高于碘,铋金属在地球矿藏丰富,是一种极其便宜的材料。同时Bi材料也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的安全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CT成像,临床用药等领域,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如抗肿瘤、抗炎、抗菌、治疗胃肠道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i、Bi2S3、Bi2Se3等纳米材料已经被成功研发用于生物体诊疗,但是由于如前所提及的其尺寸较大、合成步骤繁复、转化率低等因素尚未应用于临床。故而亟待合成一种基于金属铋的兼具灵敏度高、生物安全性好、合成简单、制作简单、成本经济的小分子材料去解决上述问题。

金属-配体复合物具有稳定性高、生物安全性好等特点,Nd-DTPA、Mn-DTPA等金属-配体复合物已被广泛研究应用于生物体,Gd-DOTA、Gd-BOPTA等已被应用于临床数年。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是一种生活中广泛接触的螯合剂,其螯合能力强、毒性低,故其Gd复合物是临床最常用的对比剂——Gd-DTPA,此外213Bi-DTPA也被尝试开发为作为一种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比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CT碘对比剂灵敏度低、易于过敏、肾损伤高,而纳米材料由于颗粒较大,不利于快速代谢,合成方法复杂,合成过程中需加入有毒制剂,产率低,制作成本高,所应用蛋白、贵重金属等价格高昂等缺点,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小分子对比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一锅法制备Bi-DTPA,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CT成像能力强、制作合成简单、无需引入有毒制剂、易于提纯、产率高、制作成本低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小分子CT对比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容器中,按照摩尔比Bi:DTPA=1:1将重金属氧化物(Bi2O3,氧化镥,氧化镱)和配体(DTPA,DOTA或EDTA)混合于H2O中,烘箱120度反应2小时;待反应内容物由黄色变为澄清透明之后向上述溶液加入浓度为1M的NaOH,调节pH至中性,即得所述小分子CT对比剂——产物Bi-DTP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未经天津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5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