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服用消音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6379.0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5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丁林;邓志强;靳海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朴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A41D1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范海燕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服用 消音器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服用消音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气管路,该壳体内通过隔板分割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以及第四腔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中设置有滤芯;所述通气管路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该通气管路上开设第一微孔组、第二微孔组以及第三微孔组,所述第一微孔组与所述第二腔体对应,所述第二微孔组与所述第三腔体对应,所述第三微孔组与所述第四腔体对应,所述通气管路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本发明有效的降低高速气流的流速,从而极大地降低工作状态下防护服内侧人耳处的噪声,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整体结构体积较小且结构简洁实用,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改善穿医用防护服工作的人员所受噪声干扰的消音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防护服换气系统中,高压气体进过减压阀和过滤芯后直接进入防护服内部,由于气流速度很快,所以会产生喷流噪声,进而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穿防护服工作时受到的噪声干扰,需要用消音器对经过滤芯的气流进行降噪处理,从而降低工作人员听到的噪声,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护服用消音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服用消音器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气管路,该壳体内通过隔板分割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以及第四腔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中设置有滤芯;所述通气管路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该通气管路上开设第一微孔组、第二微孔组以及第三微孔组,所述第一微孔组与所述第二腔体对应,所述第二微孔组与所述第三腔体对应,所述第三微孔组与所述第四腔体对应,所述通气管路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两侧,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四腔体的中间,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上下设置;所述通气管路穿过所述第三腔体与第四腔体。”。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气管路的内径D 2是进气口内径D1的3倍以上,即D 2≥3D 1。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气管路呈“T”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微孔组、第二微孔组以及第三微孔组的微孔直径d满足1mm≤d≤3mm。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微孔组、第二微孔组以及第三微孔组的孔心距s应满足s≥2d。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微孔组、第二微孔组以及第三微孔组的孔隙率为1%~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有效的降低高速气流的流速,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工作状态下防护服内侧人耳处的噪声,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整体结构体积较小且结构简洁实用,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护服用消音器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护服用消音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护服用消音器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第三腔体;5-第四腔体;6-通气管路;7-隔板;8-第一微孔组;9-第二微孔组;10-第三微孔组;11-滤芯;12-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朴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朴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6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K歌系统的交互控制方法、介质及K歌系统
- 下一篇:语音合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