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8406.8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鞠庆玲;戴尧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原环保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K7/14;C08K3/22;C08J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周华宁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浸润材料 玻璃纤维 制备 高分子材料技术 三氧化二锑 污水处理厂 耐腐蚀性 氢氧化铝 阻燃树脂 防水性 固化剂 重量份 阻燃性 沉式 密性 固化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玻璃纤维和浸润材料通过固化而成,所述玻璃纤维的含量为35%‑60%(重量),所述浸润材料的含量为40%‑65%(重量);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浸润材料包括阻燃树脂45‑65份,三氧化二锑2‑10份,氢氧化铝30‑50份,固化剂1‑3.5份。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燃性、防水性、耐腐蚀性和气密性,能够满足地沉式污水处理厂对管道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阻燃、防水且耐腐蚀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地沉式污水处理厂在国内逐渐得到了发展。由此,污水厂的除臭风管由室外变成了室内,原来采用较多的有机玻璃钢材质的臭气收集风管因为阻燃问题受到使用局限。同时,污水处理厂的操作层为室内且空间很大,为了确保该空间的空气质量,必须进行强制通风换气,并根据有关规范设置防排烟系统。但是,由于整个地下污水处理厂的空气系统存在较强的腐蚀性,尤其是臭气管道中的气体腐蚀性很强。同时,地下污水厂水汽相当富足,很多工段散发的臭气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所以气体在管道内结露的问题很严重。此外,对于臭气收集管道,在气密性的要求上,远远高于通风管道。因此,臭气收集管道所采用的材质应当具有防腐蚀、耐水、阻燃和气密性好的性能。
在现有的可选材质中主要包括传统的FRP、PVC、无机玻璃钢、镀锌钢板、不锈钢等材质。传统的FRP以及PVC系列,在阻燃问题上不能满足要求。无机玻璃钢则在耐水方面性能较差,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另外,事实也证明,镀锌钢板和不锈钢304材质用作臭气收集管道时很快被腐蚀。此外,通风上常用的超级风管等,由于其漏风率较高在臭气收集的环节不能达到工艺要求,且防水性能也比较差不适合地下污水处理厂内使用。不锈钢316虽然能满足以上要求,但由于价格昂贵,其推广和应用受到局限。不锈钢通风风管在安装过程中,法兰的气密性很难做到完全密封,因此还是会有冷凝水从法兰位置滴漏。因此,为了满足地沉式污水处理厂对除臭风管性能的要求,亟需开发一种阻燃、防水、耐腐蚀且气密性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由玻璃纤维和浸润材料通过固化而成,所述玻璃纤维的含量为35%-60%(重量),所述浸润材料的含量为40%-65%(重量);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浸润材料包括阻燃树脂45-65份,三氧化二锑2-10份,氢氧化铝30-50份,固化剂1-3.5份。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的含量为40%-55%(重量),所述浸润材料的含量为45%-60%(重量);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浸润材料包括阻燃树脂50-60份,三氧化二锑3-8份,氢氧化铝32-47份,固化剂1.5-3份。
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的溶液,所述固化剂中总活性氧含量为8.8%-10%。
优选的,所述阻燃树脂为氧指数大于4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优选的,所述三氧化二锑的粒度为0.3-0.6微米,所述氢氧化铝的粒度为1200-1500目。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所述阻燃树脂、所述三氧化二锑、所述氢氧化铝以及所述固化剂按配比混合均匀,获得浸润材料;
(2)将所述浸润材料涂覆于所述玻璃纤维表面,使所述玻璃纤维被所述浸润材料完全浸润;
(3)固化,得到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原环保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西原环保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84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