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8626.0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1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玮巍;赵小光;李刚毅;吴明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1;H04W64/00;H04W24/10;H04W4/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处理器 | ||
1.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定位点的定位请求,其中,所述定位请求至少包括:所述待定位点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点对应的定位参数;
根据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所述定位参数进行分析,获取所述待定位点的经纬度坐标,其中,所述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为通过机器学习对至少一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的,每组所述训练数据包括:定位参数和经纬度坐标;
其中,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点对应的定位参数包括:
确定与所述特征信息匹配的小区信息,其中,所述小区信息至少包括:无线通信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定位参数;
其中,所述定位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待定位点与小区的天线之间的经验距离和测距参数;
其中,在根据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定位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填补所述特征信息的空缺项;或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修正所述特征信息的错误项;或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填补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的空缺项;或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修正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的错误空缺项;
其中,所述小区信息包括:天线方向角,根据所述天线方向角,对所述特征信息的中的到达角度进行修正和填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包括:所述天线的经纬度坐标,其中,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定位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中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中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确定路径耗损;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中的绝对射频信道号,确定传输频率;
根据所述路径耗损、所述传输频率和预定经验传播模型,确定所述经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参数包括:测距参数,在确定所述经验距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距参数校准所述经验距离。
4.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定位点的定位请求,其中,所述定位请求至少包括:所述待定位点的特征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待定位点对应的定位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所述定位参数进行分析,获取所述待定位点的经纬度坐标,其中,所述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为通过机器学习对至少一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的,每组所述训练数据包括:定位参数和经纬度坐标;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特征信息匹配的小区信息,其中,所述小区信息至少包括:无线通信属性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定位参数;
其中,所述定位参数至少包括:所述待定位点与小区的天线之间的经验距离和测距参数;
其中,在根据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定位参数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填补所述特征信息的空缺项;或
根据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修正所述特征信息的错误项;或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填补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的空缺项;或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修正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的错误空缺项;
其中,所述小区信息包括:天线方向角,根据所述天线方向角,对所述特征信息的中的到达角度进行修正和填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包括:所述天线的经纬度坐标,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中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中的参考信号发射功率,确定路径耗损;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无线通信属性信息中的绝对射频信道号,确定传输频率;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径耗损、所述传输频率和预定经验传播模型,确定所述经验距离。
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86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