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8807.3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欣智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H04W4/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技术 窄带 建筑物安全监测 数据采集模块 建筑物 电池使用寿命 通信传输方式 保证系统 电源模块 发射功率 更换电池 监测数据 监测系统 接入端口 使用性能 通信基站 出错 服务器 能耗 电池 终端 互联网 监测 检测 覆盖 | ||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检测终端、NB通信基站、互联网、服务器、用户和电源模块,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采用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通信传输方式,使得监测系统具有较低的能耗,同时数据采集模块电池使用寿命长,无需经常更换电池,保证系统使用性能,可有效防止因电池没电导致的监测数据出错,避免信息误传达或延误传达,可接入端口数量大,可更为全面的对建筑物进行监测,发射功率大,在建筑物各个位置均可被覆盖,成本低,有利于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使用安全问题一直是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大部分楼体倒塌前都会出现裂缝,因而,大多数住户都是在发现裂缝时,才意识到建筑结构已受到破坏,然而,事实上,建筑早在出现裂缝之前其表面就开始发生形变,特别是整体性差或已经受损的建筑,由于湿度、温度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局部承重结构发售断裂失效,使得住户的居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因此现在会有一些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的产生,来对建筑物的形变、温度、倾斜度等进行监测,一方面监测建筑物安全,另一方面监测居民的使用安全,及时的对一些火灾或漏水处进行抢救和维修,但现有的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一般通过电池供电,且由于其功率大,导致电池需经常更换,不然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使用或信息延误上传,十分繁琐,同时在车库等信号不好处,信息传递也不稳定,且可接入端口也较少,无法进行较为全面的监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一般通过电池供电,且由于其功率大,导致电池需经常更换,不然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使用或信息延误上传,十分繁琐,同时在车库等信号不好处,信息传递也不稳定,且可接入端口也较少,无法进行较为全面的监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检测终端、NB通信基站、互联网、服务器、用户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
1)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采集建筑物安全监测点位移变化的测斜仪,建筑物内部各处的烟雾信号的烟雾传感器,建筑物内安全监测点的倾斜传感器,建筑物内安全监测点的水流传感器,建筑物内安全监测点的温度传感器,建筑物内安全监测点的气体传感器等数据采集单元;
2)检测终端:用来处理1)采集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上一端口;
3)NB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中组成蜂窝小区的基本单元,主要完成移动通信网和UE之间的通信和管理功能,通过运营商网络连接的NB-IOT用户终端设备必须在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内才能进行通信,基站不是孤立存在的,属于网络架构中的一部分,是连接移动通信网和UE的桥梁;
4)互联网:用于信息的传输,经NB通信基站传输来的信号,通过互联网将信号输送给上一端口;
5)服务器:用来将传输来的数据信号处理后,生成相应的报表和警报信息,并传输给上一端口;
6)用户:包括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均可观察到由服务器输送的报表和警报信息,管理人员可由此作出相应的应对操作,维修人员可及时的对监测点进行维修;
7)电源模块:采用市电,用来对各用电元件进行供电。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3)中的基站由机房、信号处理设备、室外的射频模块、收发信号的天线、GPS、各种传输线缆等组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终端包括NB-loT模组、CPU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电源控制芯片和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欣智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欣智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8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