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量可降解聚乙二醇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58862.2 申请日: 2019-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9867772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0
发明(设计)人: 朱蔚璞;蔡秋泉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08G63/672 分类号: C08G63/672;C08G63/87;C08G63/85;C08G63/83;C07K1/107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代理人: 朱朦琪
地址: 310013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分子量 降解 聚乙二醇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量可降解聚乙二醇的合成方法,包括:酯化阶段:以低分子量聚乙二醇和过量的二元羧酸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得到羧酸封端的预聚物;酯交换阶段:在减压条件下,控制反应温度不低于二元羧酸的升华温度,酯化阶段制备的羧酸封端的预聚物在酯交换催化剂作用下经酯交换反应得到高分子量可降解聚乙二醇。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采用全新的反应机制,可制备高分子量、可降解的聚乙二醇,可进一步作为药用蛋白质的化学修饰剂应用于医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量可降解聚乙二醇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是一种线型的高分子聚合物,通常由环氧乙烷经阴离子开环聚合而成。它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亲水性、抗蛋白质吸附性、无免疫原性、无抗原性的特点。基于聚乙二醇的以上优点,将它与药用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化学键进行偶联,可以极大地增加蛋白质药物的分子体积,从而有效地延长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同时能够屏蔽蛋白质药物免疫位点并显著降低其免疫原性,该方法称为蛋白质的聚乙二醇化学修饰(PEGylation)。目前,聚乙二醇化学修饰是国际上公认的延长药用蛋白质体内循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最为有效的技术之一。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经聚乙二醇化学修饰的药用蛋白质在体内的生物活性与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密切相关: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药物半衰期显著延长。如Hadziyannis,S.J.等人报道[Hadziyannis,S.J.&Papatheodoridis,G.V.Expert Opin.Pharmacother.4,541–551(2003)],对于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当聚乙二醇分子量从12kDa提高到40kDa时,体内消除半衰期从40小时延长至77小时。但是聚乙二醇是一种不可降解的聚合物,在体内主要通过肾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随尿液排出体外,当聚乙二醇分子量超过10kDa后,就很难通过肾脏进行排泄。目前已有较多报道表明,聚乙二醇在体内的累积能够引起过敏反应,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Bukowski,R.M.et al.Cancer 95,389–396(2002)]。

在聚乙二醇分子链当中引入少量酯键可以获得一种可降解的聚乙二醇,是解决聚乙二醇不可降解并最大化地保留其优异性能的一种有效方式。获得可降解聚乙二醇的常用方法包括酰氯酯化、醇酸酯化两种方式。但是采用低分子量聚乙二醇和二元酰氯进行酯化时,酰氯的化学稳定性差,成本过高;以低分子量聚乙二醇和二元羧酸直接酯化时,聚乙二醇两端羟基反应活性较弱,酯化反应难以完全进行。同时,为了获得高分子量的产物,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反应基团的等摩尔比。但是,由于低分子聚乙二醇具有多分散性,二元酰氯容易水解,二元羧酸反应过程中容易升华、产生副反应造成损失,因此这两种方法均难以控制精确的基团等摩尔比,造成得到的可降解聚乙二醇分子量较低,性能难以进一步提升。

在聚酯工业生产当中应用了一种酯交换方法来提高聚合物分子量。如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生产中,采用过量5~20mol%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羟基封端的预聚物,再通过酯交换反应来提高分子量,同时过量的乙二醇通过挥发排出反应体系[Tomita,K.Polymer(Guildf).17,221–224(1976)]。但是,对于低分子量聚乙二醇本身几乎无蒸气压,因此基本无挥发性,并不能采用这种方法来获得高分子量的可降解聚乙二醇。因此,需要通过引入新的反应机制来解决可降解聚乙二醇分子量难以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聚乙二醇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采用全新的反应机制,可制备高分子量、可降解的聚乙二醇,可进一步作为药用蛋白质的化学修饰剂应用于医药领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分子量可降解聚乙二醇的合成方法,包括:

酯化阶段:以低分子量聚乙二醇和过量的二元羧酸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得到羧酸封端的预聚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8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