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锡棒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9328.3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2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李光远;吴平平;刘会涛;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精铟海洋工程创新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B22D29/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单蕴倩;梁永健 |
地址: | 52824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系统 | ||
一种锡棒生产系统,包括上料传送带、投料机械手、电熔炉、保温炉、锡棒成型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电熔炉和保温炉安装于机架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料传送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投料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锡棒成型机构包括支承架、抓料机械手、成型模具、盖合装置和顶升装置;所述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支承架,所述成型模具的底部设置有顶升通孔,所述顶升装置设置于所述成型模具的底部,其动作端设置于所述顶升通孔中;所述盖合装置用于盖合所述成型模具的开口;所述抓料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支承架的顶部,所述翻转机构也安装于所述支承架,所述翻转机构用于翻转成型后的锡棒,所述抓料机械手用于抓取锡棒至所述翻转机构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锡棒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锡焊料是由以锡金属为主的多种元素合金,锡焊料生产首先要将各种元素在熔炉内炼制合金,并把合金制造成一定尺寸的棒材以方便后继的挤压成型加工。但是由于对锡熔液在模具内挤压成锡棒过程后,由于锡熔液贴紧在模具的内腔当中,常常造成脱模困难。另外锡棒脱模之后的码垛通常采用层叠同面码垛,这样容易损伤下层的锡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便于脱模的锡棒生产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锡棒生产系统,包括上料传送带、投料机械手、电熔炉、保温炉、锡棒成型机构和翻转机构;
所述电熔炉和保温炉安装于机架的上方和下方,所述上料传送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投料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机架的顶部,用于抓取所述上料传送带上传输的锡锭放进所述电熔炉内;
所述锡棒成型机构包括支承架、抓料机械手、成型模具、盖合装置和顶升装置;所述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支承架,所述成型模具的底部设置有顶升通孔,所述顶升装置设置于所述成型模具的底部,其动作端设置于所述顶升通孔中;所述盖合装置用于盖合所述成型模具的开口;所述抓料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支承架的顶部,所述翻转机构也安装于所述支承架,所述翻转机构用于翻转成型后的锡棒,所述抓料机械手用于抓取锡棒至所述翻转机构处。
优选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气缸和顶升杆;
所述顶升气缸的缸筒安装于所述支承架,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顶升杆;当所述成型模具内注入锡熔液时,所述顶升杆的顶部平齐于所述成型模具的内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盖合装置包括盖合气缸、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盖合板;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承架,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承架,所述第三连杆均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盖合板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底部;
所述盖合气缸的缸筒铰接于所述支承架,所述盖合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铰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锡棒成型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锡棒成型机构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夹紧装置、翻转电机和安装架;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翻转板、上夹、下夹和旋转组;所述翻转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翻转电机连接于所述翻转板,所述上夹和下夹安装于所述翻转板;所述旋转组安装于所述翻转板,用于驱动所述上夹和所述下夹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优选的,所述旋转组包括旋转气缸、齿轮齿条组件、上齿轮和下齿轮;
所述旋转气缸的缸筒安装于所述翻转板,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齿轮齿条组件的输入端,所述齿轮齿条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下齿轮;所述上齿轮连接于所述上夹,所述下齿轮连接于所述下夹,所述上齿轮和所述下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各自安装于所述支承架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精铟海洋工程创新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精铟海洋工程创新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9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状壳体类铸件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自动浇铸流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