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纹夜蛾病毒原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0058.8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吕惠红;陈娇;李家艳;鲁琴;陶佩文;林春鸿;尹宜农;杨婷;田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50/90;A23K10/18;A01N63/00;A01N63/02;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纹夜蛾病毒 幼虫 斜纹夜蛾幼虫 拱形 制备 昆虫 集中收集 病毒 原药 饲养 病毒收集 接种病毒 人工饲料 生产效率 幼虫饲养 杂质分离 饲料 保鲜盒 感染液 健康 恒湿 收率 吐出 液化 粪便 死亡 冰箱 保存 感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纹夜蛾病毒原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健康斜纹夜蛾幼虫饲养,在幼虫饲养保鲜盒内设置拱形昆虫架;2)制备斜纹夜蛾病毒感染液;3)人工饲料定量接种病毒,得到含病毒的饲料;4)采用含病毒的饲料饲养健康斜纹夜蛾幼虫并在恒温23~25℃、恒湿60~70%条件下培养5~10天,使健康斜纹夜蛾幼虫感染成带病幼虫;5)将带病幼虫集中收集至另一容器内任其液化死亡,待其完全死亡后收至冰箱内保存。本发明通过拱形昆虫架将感病幼虫与其产生的粪便、吐出的水等杂质分离开,提高了病毒收集的纯度,且可通过拱形昆虫架直接对感病幼虫进行集中收集,每次收集的病毒含量可达到220亿PIB/克,大大提高了斜纹夜蛾病毒收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毒原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纹夜蛾病毒原药的制备方法,适用于昆虫病毒生物农药制备及生物防治。
背景技术
斜纹夜蛾(学名: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属的一个物种,是一种农作物害虫,褐色,前翅具许多斑纹,中有一条灰白色宽阔的斜纹,故名。幼虫取食甘薯、棉花、芋、莲、田菁、大豆、烟草、甜菜和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等近 300种植物的叶片,间歇性猖獗为害。斜纹夜蛾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虫食性杂,且食量大,初孵幼虫在叶背为害,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3龄幼虫后造成叶片缺刻、残缺不堪甚至全部吃光,蚕食花蕾造成缺损,容易暴发成灾。幼虫体色变化很大,主要有3种:淡绿色、黑褐色、土黄色。
斜纹夜蛾病毒是一种新型活体病毒杀虫剂,其杀虫机理是病毒经害虫取食后直接作用于害虫幼虫的脂肪体和中肠细胞核,并迅速复制,导致幼虫染病死亡。斜纹夜蛾感染病毒后,很快体色由青绿色逐渐变为黄绿色,最后变为灰白色,体节肿胀,食欲不振,直至死亡,死亡后表皮脆弱,容易液化。该病毒通过病虫粪便及死虫感染其他健康斜纹夜蛾,在田间引起“瘟疫”,导致大量幼虫死亡。该病毒专一性强,只对靶标害虫有效,不影响害虫的天敌,不污染环境,持效期长,是防治目标害虫的主要生物制剂之一,安全环保,不杀伤害虫天敌,如草蛉、瓢虫、马蜂等,从而达到长期有效控制害虫种群增长的目的,持效期长达10-15天。然而,现有斜纹夜蛾幼虫在饲养和感染病毒后容易吐水,生长周期较强,容易让杂菌死亡,极其不好饲养和病毒收率低,而且采用真空收集器对感病幼虫收集时容易堵塞,收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斜纹夜蛾病毒生产时间长、收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纹夜蛾病毒原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健康斜纹夜蛾幼虫饲养
挑选健壮的斜纹夜蛾幼虫于幼虫饲养保鲜盒中,幼虫饲养保鲜盒内底部放置有一个拱形昆虫架,且每个幼虫饲养保鲜盒中放置500~1000条幼虫,幼虫置于拱形昆虫架上;
2)制备斜纹夜蛾病毒感染液
挑选病死斜纹夜蛾虫经研磨、过滤、离心提纯后装入容器内作病毒感染液置于冰箱保存,且病毒感染液浓度为1万~100万PIB/毫升;
3)人工饲料定量接种病毒
采用步骤2)制备的病毒感染液喷洒于用于饲养斜纹夜蛾幼虫的饲料上,得到含病毒的饲料;
4)将步骤3)中含病毒的饲料投放至步骤1)中饲养健康斜纹夜蛾幼虫的幼虫饲养保鲜盒内,并将其置于恒温23~25℃、恒湿60~70%条件下培养5~10天,使健康斜纹夜蛾幼虫感染成带病幼虫;
5)将带病幼虫集中收集至另一容器内任其液化死亡,待其完全死亡后将其研磨、过滤和差速离心后收至冰箱内保存,即得斜纹夜蛾病毒原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健壮的斜纹夜蛾幼虫是将斜纹夜蛾蛹放入产卵箱内羽化、产卵,收集产卵纸消毒后,放入孵化器内孵化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0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蜜酶活性蜜的获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工饲养点蜂缘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