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配电网区段实时更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0255.X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4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旭;石访;刘伟生;邢晓东;孙百聪;薛景润;韦明杰;王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配电网 区段 实时 更新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终端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网区段实时更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提供的基础拓扑信息和开关状态信息为基础,导入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安装位置信息,生成考虑开关影响的配电网全局拓扑矩阵;利用形成的配电网全局拓扑矩阵,确定各相量测量单元之间的路径信息,并使用构造邻接子阵法对多端区段进行识别,形成以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为结点的多端区段配置矩阵,为故障诊断模块的正确识别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网区段实时更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大量接入,配电网能量流动具有随机性和时变性特点,受电力电子器件限制,DG短路电流容量较小,传统量测装置如FTU、故障指示器等对于故障特征量的收集和提取已经无法满足含DG配电网故障诊断的要求,传统故障诊断方案带来极大的挑战。
高精度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s,PMU)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提取和同步传输,在配电网电压跌落监测、高阻故障、设备监测和故障测距等方面得到成功应用。通过PMU将各类电气量同步传入主站,对故障特征量进行实时计算和监测,为DG高渗透率下的智能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故障的精确定位需要以准确的网络拓扑信息为前提,PMU在配电网的应用将使得系统网络的区段将逐渐形成以PMU为端点的划分方式,而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多变和T接线等多端接线方式的分布,对区段信息的实时更新带来巨大挑战。
目前,含DG配电网的区段识别方案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集中式区段识别方法主要依靠工作人员依据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拓扑分析,手动输入各区段配置情况,但无法保证区段配置因网络拓扑结构受电力生产、负荷需求及故障发生影响时发生变化的情况。分布式区段识别方法将将整个配电网的拓扑信息分散到众多分布式智能配电终端,每个配电终端只存储管理安装位置处及相邻配电终端对应的局部拓扑信息,但拓扑信息上传至主站有较大的延时性,无法保证主站故障诊断模块对于区段信息实时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配电网区段实时更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本公开通过查询配电网络开关结点状态更新拓扑信息,并实时识别基于PMU配置的多端区段信息,为故障诊断的正确识别奠定基础。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配电网区段实时更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提供的基础拓扑信息和开关实时状态信息为基础,导入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安装位置信息,生成考虑开关影响的配电网全局拓扑矩阵;
利用形成的配电网全局拓扑矩阵,确定各相量测量单元之间的路径信息,并使用构造邻接子阵法对多端区段进行识别,形成以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为结点的多端区段配置矩阵。
上述操作保证了多端区段配置矩阵随配电网全局拓扑矩阵更新而实时更新,为故障诊断的正确识别奠定基础。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配电网全局拓扑矩阵的生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由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获取基础拓扑信息、相量测量单元安装位置信息进行整合;
(b)由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获取实时的开关状态信息,并通过开关信息更改网络拓扑结构,将因开关断开而无法与配电网相连的拓扑信息删除,从而得到通过考虑开关影响的配电网全局拓扑信息。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步骤(a)中,基于深度优先算法对整合信息进行二次过滤,删除多余拓扑信息。
上述操作能够有效避免整合过程中出现重复性拓扑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0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