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储层流体与脆性同时反演的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0352.9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常锁亮;陈强;董银萍;刘波;刘晶;傅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脆性 反演 体积模量 杨氏模量 层流体 多孔介质模型 流体识别 流体 反应流体 近似公式 可靠支撑 流体性质 水饱和度 线性变化 综合考虑 贝叶斯 参数化 多解性 计算量 孔隙度 灵敏度 新参数 预测 应用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储层流体与脆性同时反演的识别方法,提出了一个AVO参数化方程和基于贝叶斯框架的反演方法,以反应流体等效体积模量和杨氏模量与密度的乘积。流体等效体积模量对于确定流体性质具有足够的灵敏度,流体等效体积模量可以通过水饱和度线性变化来克服孔隙度的影响,降低流体识别多解性;脆性储层杨氏模量和密度都具有相对较高值,杨氏模量和密度的乘积能更加凸显了储层的脆性;使用新参数化AVO近似公式同时获得上述两个参数,从而确保反演结果的一致性,降低计算量。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流体识别与脆性评价,为储层流体的预测及后续开发提供可靠支撑,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储层流体与脆性同时反演的识别方法,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地震勘探方法在油气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油气勘探转向深部及非常规油气藏,有关地震储层及油气信息的检测、分析、提取等方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利用地震资料识别流体和脆性特征是储层尤其是非常规储层预测及开发的重要内容,但仅靠少量或单一的信息很难对储层中的流体及储层脆性进行有效识别,这就要求我们从地震数据中提取更多属性综合分析。
目前地震流体识别主要基于数据驱动的频率、相位属性类方法和基于模型驱动的地震反演方法。数据驱动的频率、相位属性类方法地质意义不明确,计算结果多解性强,难以满足精细勘探的要求。而基于模型驱动的地震反演方法都是间接类方法,即先反演弹性参数然后通过岩石物理方程计算流体参数,间接法计算复杂,同时存在累积误差,导致流体识别多解性强,难以满足流体识别需求。
在储层物性流体精确预测的基础上,储层的勘探开发最终是要落实到储层开发的可行性上。由于关键因素-埋深的作用,储层渗透率较低,储层空间沟通性较差,所以要考虑到储层脆性的能力,为此脆性评价是储层开发的重要步骤。目前主流的方法都是侧重于流体识别或者脆性因子评价,多次计算,数据刻度差异大,获得参数不具备统一性,无法有效指导油气预测及开发参数评价。
现有技术一,现有技术中,常用流体因子的计算方式多基于弹性参数的间接组合运算。利用地震资料研究岩石孔隙单元所贮存流体的类型和特性,通常是在岩石物理理论指导下将与储层流体有关的异常特性表征为流体因子,再依托流体因子实现介质孔隙流体的类型判识。即首先基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获得弹性参数;其次,利用流体参数与弹性参数的岩石物理方程,通过数学变换间接计算得到流体识别参数,最后,利用间接计算获得的流体识别参数预测流体分布特征。目前叠前反演方法都是利用Zoeppritz方程的近似公式,根据振幅与入射角的AVO关系,由反映反射波振幅的AVO特征的角道集地震数据求取地下各地层的弹性参数的方法。
目前叠前反演的目标是利用褶积公式得到的合成地震记录与实测的地震记录进行对比,使二者的误差最小,即使目标函数f(V)的值最小,
式中,V=[Vp,Vs,ρ],Vp、Vs和ρ分别为纵、横波速度和密度,D为实际地震记录(角道集记录),S(V)'=W*R(V)为合成的地震记录,W为地震子波,R(V)为用Zoeppritz方程的近似公式计算的反射系数。目前常用的Zoeppritz方程的近似公式主要为Aki-Richard近似公式:
1980年Aki和Richard对Zoeppritz方程进行简化、近似,得到了当弹性参数的相对变化较小时,用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的相对变化表示的反射系数公式,即:
式中,Vp、Vs、ρ分别为界面两侧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的平均值,ΔVp、ΔVs、Δρ分别为界面两侧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的差值,θ为入射纵波的入射角与透射纵波的透射角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0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