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1100.8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江小平;向清华;李成华;张宏艳;陈洲;杨斌;廖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3/06 | 分类号: | B61L23/06 |
代理公司: | 42233 武汉臻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业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终端 数据采集器 数据包 列车接近 预警系统 数据采集 通讯线路 发送 持续监听 数据组合 通讯连接 耗时 解析 空闲 存储 握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数据采集办法,包括:报警终端启动,并持续监听其自身与数据采集器之间的通讯线路,报警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有空闲的通讯线路,如果有则报警终端通过二次握手的方式建立与数据采集器之间的通讯连接,然后报警终端判断其自身中是否存在未发送的数据,如果有则将该数据组合成为数据包,报警终端将数据包发送到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在接收到来自于报警终端的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以判断发送该数据包中的报警终端ID号是否已经被存储在该数据采集器中。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列车接近预警系统中存在的当一台报警终端发送数据时,其余报警终端均人为等待所造成的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数据采集办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目前已经广泛被应用在铁路系统中,当铁路系统中的工作人员进入列车接近预警保护路段时,其通常会随身携带一台报警终端,在工作人员施工过程中报警终端会接收到列车接近的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离开火车轨道,以远离危险;当火车经过工作人员所在路段之后,工作人员会按下报警终端的确认报警键,这一过程表示工作人员确认接收到列车报警,并且对报警信号做出了回应,报警终端会将这一操作过程存储在其自身内存中,同时,现有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要求报警终端的数据必须被上传到服务器,以便于管理层对工作人员操作是否规范进行考核。然而,由于此时报警终端无法连接到无线网络(例如3G、4G网络等),并不能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因此,工作人员只能在离开火车轨道并回到工区之后,才能将报警终端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器。
然而,现有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报警终端只能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下逐一地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器,即,当工作人员对报警终端进行数据上传操作时,其余报警终端必须全部处于等待状态,等待当前报警终端数据传输完成后,工作人员再对下一台报警终端进行数据上传操作,该过程既耗时又耗人力,特别是在终端数量众多时;此外,当一台报警终端发送数据过程中出现中断时,则需要工作人员对该报警终端进行再次的数据上传操作,同时在下一次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会将前一次已经发送的数据进行重复传输,这会导致通讯效率低下,耗费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数据采集办法和系统,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列车接近预警系统中存在的报警终端只能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下逐一地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器,即,当工作人员对报警终端进行数据上传操作时,其余报警终端必须全部处于等待状态,等待当前报警终端数据传输完成后,工作人员再对下一台报警终端进行数据上传操作所造成的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以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中断,造成报警终端在下一次传输数据过程中重复对上一次已经传输过的数据进行传输,从而导致通讯效率低下、耗费时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面向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数据采集办法,其是应用于彼此通讯连接的数据采集器和报警终端中,且包括以下步骤:
(1)报警终端启动,并持续监听其自身与数据采集器之间的通讯线路;
(2)报警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有空闲的通讯线路,如果有则报警终端通过二次握手的方式建立与数据采集器之间的通讯连接,然后转入步骤(3),否则等待一随机时间间隔后,返回步骤(1);
(3)报警终端判断其自身中是否存在未发送的数据,如果有则将该数据组合成为数据包,并进入步骤(4),否则报警终端新建一个空的数据包,并且在数据包的尾部增加一个发送完成标志位,然后进入步骤(4);
(4)报警终端将数据包发送到数据采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1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