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1159.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宋娟;苏旭中;谢春萍;徐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04;D02G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屏蔽 纱线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采用不锈钢以短纤状态与涤纶短纤混纺而成,将不锈钢长丝束与涤纶生条共同以上下结构喂入并条机,喂入时不锈钢长丝束位于涤纶生条的上方且经并条机的后罗拉对的按压后嵌入在涤纶生条内,将第一道并条按照不锈钢长丝束牵切工艺进行设置得到涤纶/不锈钢牵切混合条,从而实现不锈钢长丝束的牵切,同时在牵切过程中实现不锈钢短纤在涤纶生条内的转移混合,而后将涤纶/不锈钢牵切混合条经两道并条,且两道并条中按照涤纶并条工艺进行工艺设计得到最终的涤纶/不锈钢混合条,从而实现牵伸并合过程,且进一步实现两种纤维的均匀混合,而后依次经粗纱、细纱得到所需的电磁屏蔽纱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的环锭纺纱方法,具体为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纺织纤维,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可纺性及经济性,常被用于抗静电及电磁屏蔽织物的制作。不锈钢纤维在纺织产业中的使用主要是与普通纺织纤维进行混纺,以短纤维形式在前纺工艺中加入,或以长丝状态在细纱过程加入。无论不锈钢纤维在织物中是以何种形式存在,其生产的织物都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不锈钢纤维与其他纤维进行混合时,尤其是以不锈钢短纤维的形态与其他短纤维进行混合时,由于不锈钢纤维的性质与其他具有优异服用性能的天然短纤维或纤维素纤维性质的差异较大,从而使得相互之间混合时的混合均匀性较难控制,从而使得最终所纺的纱线中的不锈钢纤维的分布不均匀,继而影响后道织物的电磁屏蔽效果。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采用涤纶生条与不锈钢长丝束共同经并条工序实现不锈钢长丝的牵切以及牵切后的不锈钢短纤与涤纶生条内的涤纶短纤的混合,缩短涤纶与不锈钢纤维的混纺流程,同时实现两种纤维更加均匀的混合效果,改善最终所纺制混纺纱线的电磁屏蔽效果;本发明提供了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
技术方案:电磁屏蔽纱线的生产方法,电磁屏蔽纱线由涤纶短纤维和不锈钢短纤维混纺而成,将涤纶短纤维经清梳联工序制得涤纶生条,而后将不锈钢长丝束与制得的涤纶生条共同以上下结构喂入第一道并条工序的并条机,喂入的涤纶生条的数量大于不锈钢长丝束的数量,喂入时不锈钢长丝束位于涤纶生条的上方且经并条机的后罗拉对的按压后嵌入在涤纶生条内,将第一道并条按照不锈钢长丝束的牵切工艺进行工艺设置得到第一涤纶/不锈钢牵切混合条,实现喂入的不锈钢长丝束的牵切,同时在牵切过程中由于不锈钢纤维的弹性实现牵切后得到的不锈钢短纤维在涤纶生条内的转移,实现两种纤维的混合,而后将第一涤纶/不锈钢牵切混合条再经两道并条工序,且两道并条工序中按照涤纶并条工艺进行工艺设计得到最终的涤纶/不锈钢混合条,实现喂入的第一涤纶/不锈钢牵切混合条的牵伸并合过程,同时在牵伸过程中将第一涤纶/不锈钢牵切混合条中较长的不锈钢短纤进一步拉断,提高混合条内的不锈钢短纤长度的一致性,且在牵伸并合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两种纤维的均匀混合,而后将涤纶/不锈钢混合条依次经粗纱、细纱工序最终得到所需的电磁屏蔽纱线,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1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湿性强的包覆纱
- 下一篇:一种无梭织机废边纱经纬固结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