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弯孢霉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提取的炔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1746.6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8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邵华;魏彩霞;张元明;张弛;王威;韩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03/14 | 分类号: | C07D303/14;C07D301/32;C12P17/02;A01P1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孢霉 次级 代谢 产物 分离 提取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弯孢霉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提取的炔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化合物为新的炔类化合物,通过菌株的发酵、次级代谢产物的萃取和分离纯化步骤完成,将该炔类化合物作为除草剂,其效果为:从弯孢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微生物中提取新化合物应用于除草剂,具体的涉及一种从弯孢霉次级代谢产物中提取新的炔类化合物作为除草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化学除草剂在农林牧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是往往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多种人工合成的化学除草剂由于缺乏相应的微生物对其进行分解,容易在自然界中长期留存,从而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的安全。而从自然界中提取的天然成分作为除草剂,则因其易于分解、在自然界没有残留而日益受到重视。此外,某些化学除草剂虽然能够在土壤中分解,但是由于被长期大量地应用,杂草逐渐演化出抵抗力,使得药效降低甚至丧失。在这种情况下,研发具有新颖作用靶点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显得尤为重要。自然界里种类丰富、构型各异、作用机理多样的天然产物为此提供了可能。有些天然产物自身的除草活性可与化学除草剂媲美,如,1,8-按树脑;也有多种天然来源的除草剂在被发现之初,其药效无法与化学合成的除草剂相比,但是经过日后的化学结构改造,其药效可大大增强,从而具备商业推广价值,例如由红千层中的植物毒素纤精酮改造而成的磺草酮。
本发明通过从弯孢霉(Curvularia inaequalis)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提取的炔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对常见杂草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植物毒作用),在国内外文献中均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弯孢霉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提取的炔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化合物为新的炔类化合物,通过菌株的发酵、次级代谢产物的萃取和分离纯化步骤完成,该方法操作简单,培养快速,将该炔类化合物作为除草剂,其效果为:从弯孢霉(Curvularia inaequalis)中提取的新化合物炔类化合物在100μg/mL可显著抑制常见野生杂草反枝苋、苜蓿、早熟禾、稗草及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幼苗的生长。从弯孢霉中提取的新化合物炔类化合物为植物天然成分,菌落生长较快,结构疏松,表面呈灰褐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菌体有许多复杂的分枝菌丝构成,在自然界易于分解,无毒无污染,作为除草剂可配制成不同浓度,在苗前或苗期单独或与其它农药混合使用,广泛应用于各类除草剂的开发中,具有巨大潜在的商业应用价值。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从弯孢霉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提取的炔类化合物,该炔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其名称为:(1S,2R,5S,6R)-3-(4-羟基-3-甲基-1-环-1-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2,5-二醇。
所述从弯孢霉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提取的炔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菌株的发酵、次级代谢产物的萃取和分离纯化,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菌株的发酵:
a、将弯孢霉菌种移植于试管PDA斜面培养基进行活化,将活化后的弯孢霉移入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然后用直径为5mm的打孔器打取弯孢霉菌饼接入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接入量为2块/100mL,放入摇床振荡培养得到发酵液;
次级代谢产物的萃取:
b、将步骤a得到的发酵液分别用四层纱布和滤纸将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开,再将发酵液加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萃取3次,减压浓缩,得发酵液萃取物;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1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