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错并联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2843.7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3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平;阮世良;邱沅江;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M1/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电网 输入电压 主路 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检测 交错并联 交流电压 开环控制 死区 闭环 交错并联控制 电路驱动 开环模式 转换效率 过零点 续流管 主控管 反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错并联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交流电网输入电压的过零点,当检测到交流电网输入电压低于交流电压死区设定比较值时,关闭主路主控管和从路续流管的PWM信号,主路和从路均停止工作;当检测到交流电网输入电压高于交流电压死区设定比较值时,但低于开环控制设定比较值时,主路和从路启动工作,并工作在开环模式下;随着交流电网输入电压的提升,当检测到交流电网输入电压大于开环控制设定比较值时,采用反馈闭环进行交错并联控制。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过程简单,电路驱动损耗小,转换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错并联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尤其涉及一种交错并联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电力电子装置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给电网造成很严重的谐波污染,因此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简称PFC)电路技术需要广泛的推广应用,使电力电子装置输入电流谐波满足国际国内标准要求。
无桥PFC电路为了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功能,通常会在交流输入电网电压的正负半周进行主控管及续流管的切换。图1为现有技术的单个无桥PFC电路,正半周时,S2作为主控管,S1作为续流管,D2一直导通;负半周时,S1作为主控管,S2作为续流管,D1一直导通。
无桥PFC电路较传统有桥PFC电路可以减少通态损耗,有较高的转换效率,逐步成为功率因数校正领域主流的应用技术。
临界模式(Critical Mode,简称CRM)相较连续导通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Mode,简称CCM)的无桥PFC电路具有软开关、高效率、低噪音等优势,但同样存在开关周期内的电流峰值等于平均电流的两倍,电流波动大的弊病。为了解决电流波动大的问题,同时将其应用到更大的功率场合,多采用交错并联的方式使得各相输入和输出电流的纹波相互抵消,降低了纹波。因CRM模式的开关频率不固定,不能像CCM模式那样将各相的PWM信号固定错开一定的时间即可,需进行交错相位的回馈控制。
浙江大学2014年3月、作者陈喜亮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图腾柱无桥PFC变流器研究》中的第3章介绍了临界连续模式CRM)图腾柱无桥PFC电路的工作原理。
临界模式下的无桥PFC电路在电网过零点处的交流电压值过低,PFC输出电压与交流电压差值过大,如果无桥PFC继续保持工作的话,根据其开关频率的表达式:
此时的开关频率过高,虽然CRM模式无开关损耗,但驱动损耗增大,降低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损耗小,转换效率高的交错并联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错并联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检测交流电网输入电压的过零点,当检测到交流电网输入电压低于交流电压死区设定比较值时,关闭主路主控管和从路续流管的PWM信号,主路和从路均停止工作;
102)当检测到交流电网输入电压高于交流电压死区设定比较值时,但低于开环控制设定比较值时,主路和从路启动工作,并工作在开环模式下;
103)随着交流电网输入电压的提升,当检测到交流电网输入电压大于开环控制设定比较值时,采用反馈闭环进行交错并联控制。
以上所述的控制方法,在步骤102中,从路的工作延迟时间设置为通过多个开关周期步进至(N-1)Ton/N,其中,Ton为主控管的开通时间,N为交错并联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路数。
以上所述的控制方法,步骤103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2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