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大豆饼粕制备猪饲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3107.3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7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宁晓;刘宜锋;韩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蔡晓敏 |
地址: | 350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菌 猪饲料 制备 纳豆芽孢杆菌 酿酒酵母菌 大豆饼粕 乳酸杆菌 黑曲霉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发酵 营养素 抗营养因子 生物利用率 复合菌株 固态发酵 有效菌数 可去除 营养型 豆粕 饲料 | ||
本发明涉及饲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大豆饼粕为原料,通过复合菌株固态发酵制备营养型猪饲料的方法。该方法步骤为:将豆粕中加入复合菌发酵后得到猪饲料,所述复合菌包括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所述原核微生物包括纳豆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且所述真核微生物包括酿酒酵母菌和黑曲霉。所述复合菌中纳豆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酿酒酵母菌和黑曲霉有效菌数比为1~3:1~3:1~3:1~3。所述复合菌由浓度为1×107~1×108CFU/mL的纳豆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酿酒酵母菌和黑曲霉混合而成。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猪饲料可去除大豆饼粕中的天然抗营养因子,增加营养素,提高生物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豆粕为原料,通过复合菌株固态发酵制备营养型猪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禽养殖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原料的需求大国。我国饲料工业生产中蛋白质饲料资源严重不足,鱼粉等高品质动物蛋白原料主要依赖国际进口,而目前全球性鱼类资源的日趋减少直接导致鱼粉价格直接上涨。尽管鱼粉被行业内人士认为是最优质的蛋白原料,但受其价格影响,鱼粉在饲料中的使用比例还是趋于下降,动物蛋白价格高涨使得人们将视线逐渐转向了植物蛋白。
大豆饼粕作为一种来源丰富、质量定的植物蛋白原料,一直是构成动物性饲料蛋白来源的主体,加之鱼粉等动物性蛋白资源日益短缺且价格居高不下,使其使用量受限,促使了大豆饼粕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但由于大豆饼粕中含有多种天然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抗原、红细胞凝集素、胀气因子等,有些抗营养因子对热不稳定,对大豆饼粕进行充分加热后可以使大部分抗营养因子失活。当前,大豆饼粕的热处理温度一般较低(60~80℃),并不能够有效钝化或者清除大豆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限制了大豆饼粕在动物饲料中的直接应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大豆饼粕为底物,复合菌株发酵制备营养素含量高的猪饲料的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发酵大豆饼粕制备猪饲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饼粕中加入复合菌发酵后得到猪饲料,所述复合菌包括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本方案大豆饼粕中含有43.5%~47%粗蛋白质和5%~7%粗纤维。经微生物发酵,蛋白质在菌体胞外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寡肽以及氨基酸,更利于吸收与利用,并且,大量的菌体蛋白能够提高大豆饼粕中的蛋白含量。部分纤维素可以被纤维素酶水解成单糖,从而提高大豆饼粕的利用价值。大豆饼粕在发酵过程中,还能够产生乳酸、丁酸、乙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具有增强饲养动物食欲,抑制有害菌在胃肠道中增殖等生理功能。并且,由于部分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大豆饼粕致密结构变得疏松,适口性显著提高。本方案利用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发酵速度的不同,其中,原核微生物的发酵速度比真核微生物快。在原核微生物发酵开始生成有害物之前停止发酵,此时,真核微生物的发酵不完全,使大豆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被降解到较低的含量,生成高利用率的蛋白质等营养素,且大豆饼粕致密结构变得疏松而无过度发酵,其适口性显著提高。
本发明制备猪饲料的方法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核微生物包括纳豆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且所述真核微生物包括酿酒酵母菌和黑曲霉。
上述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简称纳豆菌,属细菌科、芽孢杆菌属,是枯草芽孢杆菌的一个亚种。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可产生多种优质活性抗菌物质,如聚谷氨酸(γ-PGA)β-糖苷酶、杆菌肽、细菌素、干扰素以及微生物等。聚谷氨酸(γ-PGA),又称纳豆菌胶、多聚谷氨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生物降解,不含毒性,使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生物高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未经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