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3184.9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利民;肖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丰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氮 亚盐 菌剂 复合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 胶质芽孢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水体 亚硝酸盐 降解 应用 生理生化特性 水产养殖水体 水体生态环境 代谢途径 高效降解 去除剂 复配 源头 无毒 协同 水质 修复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应用,其中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辅料,各组分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的制剂可应用于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水产养殖水体的改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各自的生理生化特性、代谢途径差异,使它们功能互补、协同发挥作用,从而抑制能产生氨氮亚盐的源头物质,促进氨氮亚盐的快速转化,高效降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盐,改善水质。相比于化学类、物理类氨氮亚盐去除剂,本发明的菌剂从源头对氨氮亚盐进行控制,持续时间长,无毒无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及其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水污染则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人类的活动导致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增多,水体中长期含有高浓度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对水体生态环境具有很大影响。另外,随着高密度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提高水产养殖产品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了许多问题和弊端,如饲料残饵、鱼虾蟹等的排泄物、死亡生物残体等沉积到池塘底部或溶于水体中,这些过量的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底质、水体缺氧,并且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使底质、水体恶化。池塘底质、水质的恶化,尤其是氨氮、亚硝酸盐的超标,导致了养殖水体理化环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造成水产动物暴发性疾病和大面积死亡事故频繁出现,给养殖户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进行处理对于水产养殖和水体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对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大多采用化学氧化、物理吸附和微生物处理等方法,化学氧化和物理吸附能够快速的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但成本高,持续时间短;微生物处理法也广泛应用于水体处理中,其具有持续时间长、稳定性特点,但现阶段大多数水处理微生态制剂环境适应性差,处理效率低,处理成本高。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及其应用,旨在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廉价、稳定的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及其应用,利用各种芽孢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代谢途径差异,抑制能产生氨氮亚盐的源头物质,促进氨氮亚盐的快速转化,改善水质,从而高效降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盐;本发明的制剂持续时间长,无毒无副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复合芽孢杆菌菌剂,所述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辅料。
进一步地,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枯草芽孢杆菌10-15份,地衣芽孢杆菌20-30份,胶质芽孢杆菌5-10份,巨大芽孢杆菌20-30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0-30份,辅料5-10份。
更进一步地,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枯草芽孢杆菌12-14份,地衣芽孢杆菌24-28份,胶质芽孢杆菌7-8份,巨大芽孢杆菌24-28份,解淀粉芽孢杆菌24-26份,辅料6-8份。
进一步地,所述辅料为麦饭石和滑石粉,其重量比为1.5~3:1。
进一步地,所述菌剂是以复合芽孢杆菌作为活性成分,制成粉剂、片剂、颗粒剂的剂型。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在修复水体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应用于降低水体亚硝酸盐、氨氮含量和提高水体透明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丰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丰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