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塔宾曲霉和植酸盐原位修复六价铀污染地表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3312.X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德馨;张辉;胡南;王聂颖;戴仲然;王永东;李广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14;C12N1/02;C12R1/6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专利中心 43102 | 代理人: | 冯青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宾曲霉 铀污染 植酸盐 地表水 原位修复 正磷酸盐 修复 沉积物 马丁培养基 铀污染水体 铀矿 环境干扰 筛选分离 铀尾矿库 孢子悬液 磷酸酶 矿物 磷源 植酸 蓄水池 盐水 接种 胁迫 水体 改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塔宾曲霉和植酸盐原位修复六价铀污染地表水的方法。本方法需先向六价铀污染水体中添加以植酸盐为唯一磷源的改良马丁培养基,再接种从铀尾矿库蓄水池沉积物中筛选分离得到的塔宾曲霉孢子悬液。在铀的胁迫下,塔宾曲霉产生磷酸酶,从而促进植酸盐水解释放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水体中的铀矿化生成稳定的U‑PO43‑矿物,从而实现六价铀污染地表水的修复。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修复成本低、修复效果好、对环境干扰小等多重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铀污染地表水修复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塔宾曲霉和植酸盐原位修复六价铀污染地表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铀矿开采、铀水冶等过程中,都会有少量的铀释放到环境中,使部分地表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铀污染地表水中的铀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以重金属毒性和内照射两种方式,诱发慢性放射性疾病。因此,研究铀污染地表水的高效修复方法是环境领域的重要任务。
铀污染地表水的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蒸发浓缩法、萃取法等。但这些方法通常存在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需要二次处理、工业应用困难等缺点。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展了铀污染地表水生物处理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植物修复、生物吸附、生物还原、生物矿化等。六价铀污染地表水中六价铀的原位生物矿化通常是指六价铀与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PO43-配位形成难溶的六价铀-PO43-矿物沉淀。与植物修复、生物吸附、生物还原等生物技术相比,六价铀污染地表水中六价铀的原位生物矿化具有操作简单、可行性好、对环境干扰小、适用范围更广、产物更稳定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铀污染地表水修复方法。
六价铀污染地表水中六价铀的原位生物矿化需要有产磷酸酶的微生物的参与,还需要有磷源。因此,亟需筛选产磷酸酶的微生物和寻找廉价磷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塔宾曲霉和植酸盐原位修复六价铀污染地表水的方法,本方法具有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等多重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特提出了一种利用塔宾曲霉和植酸盐原位修复六价铀污染地表水的方法。本方法直接将真菌塔宾曲霉和植酸钠加入到六价铀污染地表水中,塔宾曲霉在铀的胁迫下产生磷酸酶,磷酸酶进而使植酸钠水解形成正磷酸盐,正磷酸盐再与六价铀污染地表水中的六价铀配位形成稳定的U-PO43-矿物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对六价铀污染地表水的修复。
其具体措施是:
(1)水解植酸盐真菌塔宾曲霉的筛选分离;
(2)非生物沉淀比例的确定;
(3)塔宾曲霉对铀的耐受性的确定;
(4)添加塔宾曲霉和植酸钠到六价铀污染地表水中实现PO43-与六价铀的配位;
(5)滤液的处理与排放。
其进一步的措施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