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铸造铝硅合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3382.5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范景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金世界创新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10 | 分类号: | C22C1/10;C22C21/04;C22C32/00;C22F1/0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铸造 合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铸造铝硅合金的方法,步骤如下:1)准备包括以下原料:Si、改性石墨烯、Mg、纳米氮化硼、纳米碳化钨、Ti、Ce、Sb、Zr、Sr、Sc、Ni,余量为Al;2)熔炼:将硅源和铝源的混合物熔融;3)精炼:加入剩余原料,然后通入惰性气体进行除气精炼处理,静置10‑60min后扒去浮渣,得到精炼液;4)铸造:将精炼液浇入预热好的模具中凝固成形,形成铸件;5)热处理,本发明的铝硅合金以多种元素复合合金化,添加改性石墨烯、稀土及无机纳米粒子等增强材料,先进行熔炼浇注,再通过热处理,使铁基合金的韧性、强度和耐高温性能有所提高,并具有良好的硬度和机械加工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产铸造铝硅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是一种资源丰富的金属,在地壳中含量排名第三位。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Al极易被氧化,然后形成化合物存于矿石中,需要通过工艺提取得到纯铝。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利用钠还原氯化铝,成功制得纯金属铝,该提取工艺成本较高,铝的价格十分昂贵,仅仅掌握在少数高层次的富豪权贵们的手中作为奢侈品使用。直到1886年,美国的豪尔与法国的海朗特对纯铝的提取进行大量研究,最终发现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可以得到纯金属铝,从此,纯铝的生产进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阶段,铝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仅次于钢铁的金属材料。
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轻质金属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工业。特别是铸造铝硅合金,由于其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好,相对于其它铸造铝合金,其内部组织更为致密,已在发动机、柴油机等油路管道系统大量应用。但是,由于传统铸造铝硅合金中硅含量较高,易与熔体中的Na、K元素结合,造成铝熔体吸氢严重;同时,由于合金中硅含量较高,合金塑性较差,限制了某些高强、高压油路管道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铸造铝硅合金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铸造铝硅合金的方法,步骤如下:
1)准备包括以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原料:Si8-10%、改性石墨烯0.3-0.5%、Mg0.2-0.4%、纳米氮化硼0.7-1.2%、纳米碳化钨1.1-1.5%、Ti0.05-0.25%、Ce0.3-0.5%、Sb0.01-0.05%、Zr0.2-0.4%、Sr0.02-0.04%、Sc0.05-0.3%、Ni0.2-0.6%,杂质小于或等于0.15%,余量为Al;
2)熔炼:将硅源和铝源的混合物熔融后,得到熔料;
3)精炼:向步骤2)的熔料中加入剩余原料,并过热至800-820℃,保温2-3h,待完成熔化后,搅拌10-15min,然后通入惰性气体进行除气精炼处理,静置10-60min后扒去浮渣,得到精炼液;
4)铸造:将精炼液浇入预热好的模具中凝固成形,形成铸件;
5)热处理:将步骤4)得到的逐渐加热至720℃,保温1.5h,然后空冷至室温;再加热至680℃,保温1h,然后空冷至室温,得到所需铝硅合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下:取石墨烯用等离子体对其表面进行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0-150W,处理时间2-10min;将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石墨烯加入到芦丁水溶液中,分散均匀,静置;所述石墨烯的重量与芦丁水溶液的体积之比为0.05-0.5g:20-60mL;将溶液过滤,取滤渣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改性石墨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等离子体为Ar-O2或Ar-NH3等离子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芦丁水溶液中芦丁的浓度为2-8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金世界创新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金世界创新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