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支架及使用该双向支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3423.0 | 申请日: | 2014-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8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艾瑞克·K·芒吉阿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Q3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15 | 分类号: | A61F2/915;B23K26/38;B23K26/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师杨;钱程 |
地址: | 爱尔兰*** | 国省代码: | 爱尔兰;I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支撑体 双向支架 圆筒形支架体 中心管腔 轴向排列 变形的 可扭转 连接体 顺时针 支架体 挠曲 套件 环绕 扭转 制作 | ||
公开了一种双向可扭转支架。所述支架包含具有多个轴向排列的环绕中心管腔的支撑体排的圆筒形支架体和以允许所述支架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而不造成所述支架体中的任意支撑体的变形的方式连接至少两个相邻支撑体排的多个挠曲连接体。还公开了制作所述支架的方法、使用所述支架的方法和含有所述支架的套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80074064.4(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4/059303),申请日为2014年10月6日,发明名称为“双向支架及使用该双向支架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1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第14/163,728号的优先权。
背景技术
体内支撑装置或屏蔽装置(如支架)是一种插入体内的天然通道或管道以预防或应对由疾病引发的局部流动收缩或流动外流(如渗漏或动脉瘤)的人造的“软管”或“框架”。支撑支架包括血管支撑支架、非血管支撑支架和动脉瘤封闭支架。血管支撑支架被设计用于血管系统(如动脉和静脉)。非血管支撑支架用于其他人体内腔,如胆道、结直肠道、食道、输尿管和尿道,以及上呼吸道。动脉瘤封闭支架用来封闭遍及血管或非血管系统的有潜在危险的动脉瘤或假动脉瘤。
在过去的20年期间,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用于外周血管病的治疗的常见治疗技术。将自展支架递送至安装在支架递送导管上的所需位置,并且使其通过外壳处于导管上的适当位置,直到所述支架已经到达部署位置。收回所述外壳并且所述支架展开脱离导管以接触内腔壁,这里通过支架对内腔壁的长期向外的压力使其处于适当位置。
目前在市场上的自展支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它们的设计仅考虑到它们在部署位置的展开,而不考虑支架必须扭转并弯曲以通过血管到部署位置的路径的事实,其可引起支架的崩塌,造成支架损坏而不利于适当部署。此外,在部署期间存在支架投影缩减(foreshortening)、位移或脱落(jumping)的可能性,造成支架放置不当,需要移除支架并用另一个代替。
因此,仍然需要一种,无需考虑插入的部位,能够在递送过程中承受固有扭转并且在部署位置均匀展开而无缩减的自展支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双向支架,其包含:(1)圆筒形支架体,其包含多个轴向排列的环绕中心管腔的支撑体排,其中,每一所述支撑体排包含相互连接的支撑体以形成具有交替波峰和波谷的波形图案,其中,每一波峰具有顶部且每一波谷具有底部,并且其中所述支撑体排形成一个或多个排节(row section),而且其中每一排节包含至少一个支撑体排;(2)非挠曲连接体,其连接每一排节中相邻的支撑体排,其中,每一所述非挠曲连接体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附着于第一支撑体排中的波峰的顶部,其中,所述第二端附着于第二支撑体排中的波峰的顶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体排和所述第二支撑体排在同一排节中且彼此相邻,并且其中,在仅含有一个支撑体排的排节中不存在非挠曲连接体;以及(3)挠曲连接体,其连接相邻的排节,其中,每一所述挠曲连接体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附着于第一排节的边缘支撑体排中的第一波谷的底部,所述第一波谷具有第一波谷波幅,其中,所述第二端附着于第二排节的边缘支撑体排中的第二波谷的底部,所述第二波谷具有第二波谷波幅,其中,所述第一排节与第二排节相邻,并且其中,所述支架体能够从所述支架体的一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1/4圈以上,而不造成所述支架体中的支撑体和连接体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Q3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Q3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