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扫频微波穿透法的谷物含水率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3588.8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韦真博;张津阳;王俊;王永维;程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2/04 | 分类号: | G01N22/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波 穿透 谷物 含水率 测量 装置 | ||
1.一种基于扫频微波穿透法的谷物含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发射端(1)、微波接收端(2)、天线升降平台(3)和控制单元(4);微波发射端(1)滑动设置在天线升降平台(3)的下半空间,由天线升降平台(3)提供Z轴方向的移动;微波接收端(2)滑动设置在天线升降平台(3)的上半空间,由天线升降平台(3)提供Z轴方向的移动;微波发射端(1)、微波接收端(2)和天线升降平台(3)均由控制单元(4)控制,微波发射端(1)用于发射微波信号和调节微波发射天线在XY平面中的位置,微波接收端(2)用于接收微波信号和调节微波接收天线在XY平面中的位置,天线升降平台(3)用于调节微波发射端(1)和微波接收端(2)在Z轴方向的位置使装置工作在最优的检测距离,控制单元(4)根据微波发射端(1)和微波接收端(2)反馈的信号计算微波信号的衰减A和相移Φ,输入控制单元(4)测出谷物含水率;
所述微波发射端(1)包括发射天线单元(11)和发射天线移动平台(12);发射天线单元(11)搭载在发射天线移动平台(12),由发射天线移动平台(12)提供XY两个方向的移动;所述发射天线单元(11)包括微波发射天线(111)、接收端激光对射传感器(112)和第一传感器支架(113),接收端激光对射传感器(112)通过第一传感器支架(113)与微波发射天线(111)组合成一个整体,反映微波发射天线(111)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扫频微波穿透法的谷物含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移动平台(12)包括发射端X向导轨(121)、发射端X向滑块(122)、发射端X向框架(123)、发射端X向电动推杆(124)、发射端Y向导轨(125)、发射端Y向滑块(126)、发射端Y向框架(127)、发射端Y向电动推杆(128)和发射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29),发射天线移动平台(12)从空间上可分为发射端X层和发射端Y层,发射端X向导轨(121)、发射端X向滑块(122)、发射端X向框架(123)和发射端X向电动推杆(124)构成发射端X层,第一传感器支架(113)固定在发射端X向滑块(122)上,发射端X向滑块(122)滑动套接在发射端X向导轨(121)上,发射端X向导轨(121)和发射端X向电动推杆(124)固定在发射端X向框架(123),发射端X向电动推杆(124)的伸出端驱动发射天线单元(11)沿发射端X向导轨(121)滑动;
发射端Y向导轨(125)、发射端Y向滑块(126)、发射端Y向框架(127)和发射端Y向电动推杆(128)构成发射端Y层,发射端X向框架(123)固定在发射端Y向滑块(126)上,发射端Y向滑块(126)滑动套接在发射端Y向导轨(125),发射端Y向导轨(125)和发射端Y向电动推杆(128)固定在发射端Y向框架(127)上,发射端Y向电动推杆(128)的伸出端与发射端X向框架(123)固定连接,通过发射端Y向电动推杆(128)的伸缩实现发射天线单元(11)沿发射端Y向导轨(125)滑动,发射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29)安装在发射端Y向框架(127)上,用于检测微波发射天线(111)距待测谷物的检测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扫频微波穿透法的谷物含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接收端(2)包括接收天线单元(21)和接收天线移动平台(22);接收天线单元(21)搭载在接收天线移动平台(22),由接收天线移动平台(22)提供XY两个方向的移动;所述接收天线单元(21)包括微波接收天线(211)、发射端激光对射传感器(212)和第二传感器支架(213),发射端激光对射传感器(212)通过第二传感器支架(213)与微波接收天线(211)组合成一个整体,代表微波接收天线(211)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5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