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工缆绳用制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4092.2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7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诸敏瑛;于海洋;季代英;李彦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奋为船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3/10 | 分类号: | D07B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绳 海工 同一方向 导线架 引线盘 自动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工缆绳用制股系统包括沿纵向依次安装且中心线位于同一方向的导线架、引线盘组和转股装置。本发明的海工缆绳用制股系统能连续、快速、可靠且自动化的搓制成股,满足海工缆绳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船舶用缆绳,具体涉及一种海工缆绳用制股系统。
背景技术
海工缆绳不同于一般的陆用缆绳,常年处于高盐度、高湿度、海水浸泡、太阳暴晒的工作或存放环境,除了一般的抗拉强度要求外,还有特殊的耐紫外线、耐候等性能要求。除此以外,海工缆绳相较于传统的船用缆绳,缆绳帮助海洋工程装备在作业海域长期驻留,缆绳需承受深水高压、海水腐蚀、高低温交变、拉伸力周期性反复变化等特殊环境,对缆绳提出了更加高性能要求。缆绳从原料经拉丝、捻线、制股、制绳这一系列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制股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海工缆绳用制股系统,能连续、快速、可靠且自动化的搓制成股。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海工缆绳用制股系统,该制股系统包括沿纵向依次安装且中心线位于同一方向的导线架、引线盘组和转股装置;
导线架包括纵向放置并固定于地面的导线架底座、若干根纵向均布且下端固定于导线架底座上的立柱,若干根平行于导线架底座并与立柱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每一根立柱的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对称地均布有若干线辊放置杆;
引线盘组包括若干引线盘、若干进线口、引线盘安装框架和引线盘组支架,引线盘为表面设有若干均布的引线孔的圆环状,引线盘安装框架为两根纵向杆和若干横杆组成的框架,引线盘安装框架的相邻的两根横杆之间安装一个引线盘,引线盘安装框架的两根纵向杆分别穿过引线盘的左右两端,引线盘安装框架的横杆中心处安装进线口,进线口和引线盘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引线盘组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分别安装于引线盘安装框架前、后部的支架;
转股装置包括纵向固定于地面的转股装置底座、两个分别位于转股装置底座的前后部且下端固定于转股装置底座上的卷股框支架、分别固定于两个卷股框支架顶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安装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外形为矩形且前后两边中心处开孔并分别套装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的卷股框架和安装于转股装置基座上并分别位于第一传动轴下和第二传动轴下方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第一传动轴位于卷股框架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另一端通过第一电机传动,第一传动轴为空心圆管结构;第二传动轴位于卷股框架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另一端通过第二电机传动;
卷股框架的内侧边上固定有与第一传动轴的齿轮相啮合的内齿轮件,卷股框架通过第一传动轴作翻转运动;
卷股框架左右两边分别设有卷股桶安装孔且该卷股桶安装孔并设有卷股桶轴承座,卷股桶为工字轮状,该卷股桶的两个挡板分别与卷股桶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卷股桶轴的另一端安装于卷股桶轴承座上且位于左侧卷股桶轴上设有传动齿轮;
卷股框架左右两边临近第二传动轴一侧安装有卷股传动轴,该卷股传动轴中部设有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左侧设有一个齿轮,卷股传动轴两端安装处的卷股框架上设有卷股传动轴承座;
卷股传动轴左侧的齿轮和卷股桶轴上的传统齿轮间通过若干啮合的过渡齿轮传动,该若干过渡齿轮通过过渡齿轮轴安装于卷股框上的过渡齿轮轴承座上。
在上述的海工缆绳用制股系统中引线盘组中位于首部的引线盘上设有计长轮,该计长轮位于引线盘的上部并通过一个连接杆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海工缆绳用制股系统中前部支架包括两根上端分别与两根引线盘安装杆固定连接且位于引线盘组中首部的两个引线盘之间的支架立柱,支架立柱的下端连接支架底板,支架底板固定于地面,支架立柱和支架底板连接处设有肘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奋为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奋为船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4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塑丝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自动绕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