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4263.1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1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柳斌;邓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鼎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7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晶体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1)、栅极(2)、栅介质层(3)、有源层(4)、漏极(5)、源极(6)、刻蚀阻挡层(7)、钝化层(8)、基底(9)、格栅(10)、微透镜(11)和反射片(12),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2)设置于衬底(1)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栅介质层(3)与衬底(1)底部的两侧和栅极(2)的顶部相叠加,所述有源层(4)的底部与栅介质层(3)的顶部交错叠加,所述漏极(5)和源极(6)分别位于有源层(4)顶部的两侧,所述刻蚀阻挡层(7)位于有源层(4)顶部的中间位置,且刻蚀阻挡层(7)顶部的两侧分别与漏极(5)和源极(6)相对一侧的底部相叠加,所述钝化层(8)与漏极(5)和源极(6)的顶部形成包裹覆盖状态,所述基底(9)位于衬底(1)内部的中间位置,多个所述格栅(10)位于基底(9)的内部,且格栅(10)呈均匀分布状态,三个所述微透镜(11)分别位于格栅(10)的右侧,所述反射片(12)位于格栅(10)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为玻璃基材、石英基材和耐高温柔性基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10)的竖向截面形状为等边梯形,且格栅(10)之间的间距为30至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1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梯形,且单个反射片(12)位于两个微透镜(11)之间相邻的对面位置,两个所述反射片(12)之间的间距为24至32μm,且两个反射片(12)之间的空隙为透光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阻挡层(7)和钝化层(8)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环氧丙烯酸酯1.32-4.3g、聚氨酯丙烯酸酯6-7g、甲基丙烯酸甲酯4-8g、丙烯酸丁酯6-8g、丙烯酸羟乙酯2-7g、安息香乙醚3-5g、二苯甲酮1-3g、三乙醇胺0.5-1g、流平剂0.5-1.5g和光增感剂1-2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阻挡层(7)和钝化层(8)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刻蚀阻挡层(7)的制备方法
1)环氧丙烯酸酯1.32g、聚氨酯丙烯酸酯6g、甲基丙烯酸甲酯4g、丙烯酸丁酯6g和丙烯酸羟乙酯2g放入玻璃盛放容器中;
2)添加无水乙醇进行混合,机械搅拌5分钟;
3)采用压板,对其进行预热至20-25摄氏度,由机械搅拌均匀的基料均匀涂覆至压板上,自然冷却制得刻蚀阻挡层薄膜;
钝化层(8)的制备方法
1)将安息香乙醚3g、二苯甲酮1g和三乙醇胺0.5g放入容器中,加入无水乙醇机械搅拌3分钟;
2)由容器中加入流平剂0.5g,采用手动搅动方式混合,同时加温至25摄氏度;
3)加入光增感剂1g,保持搅动至其处于饱和状态,制得钝化层流动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42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